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施新政大展鸿图(第2页)
“陛下仁德,百姓何幸,得逢圣主??”张宝源的滔滔马屁,张口就来。
“臣建议??”
“准??”
君臣之间越谈越投机,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
??
因为有大卫朝廷的信用做保证,又有一定的利息,很快大卫钱庄就吸储一百多万两,加上一百万两本金,手中资金超过两百万两。
可是却遇到尴尬事,漠西地区经济落后,大多数百姓都不愿意借贷,愿意借贷的,往往又拿不出抵押物,导致大量资金贷不出去。
这难不倒精明能干的张宝源。他让想借贷又拿不出抵押物的百姓找人担保,只要能找到符合条件的保人,拿不出抵押物也可以贷;又在各地衙门门口、朝廷的砥报上贴出告示,欢迎有意向开矿、建厂、经商却缺少本金的人员来钱庄借贷;还积极和各大商号联系,将多余的银钱拆借给各大商号。
七搞八搞的,很快,除了留下一部分供储户兑换的银钱,大多数银钱都贷了出去。
渐渐地,大卫钱庄的名气越来越大。听说这家钱庄信誉好、存钱还有利息可拿,不光是本国百姓,一些经常往返漠西做生意的外国商号和商人也将闲钱存入钱庄。
钱庄的吸储能力不断增强,贷出的钱也不断增加。有了钱庄源源不断的“输血”,大卫国兴起了开矿建厂经商的风潮。各种各样的作坊、工厂、矿山、商号??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
乾元帝的新政是多方位的,涉及到各个方面。好在大卫国是新建立的国家,相比暮气沉沉的老大帝国,改革的阻力要小得多。比如,大明朝户部有四百多官员,要按乾元帝的改法,官员们早闹翻了天。可大卫朝原先连国家都没有,户部的官员大多是新招募的,没有触碰到太多人的利益,自然好改。犹如一张白纸,等待着丹青妙手苏勒坦在纸上泼墨作画。
他大笔一挥,将明朝对京官每六年一次的京察,改成跟考核外官的大计一样,都是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