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火中取栗夺荆州(下)(第3页)

“呜呜呜”撤退的号角吹响,卫军军阵迅速转向,分出部分人马拦截清军,主力快速后退。

好在临湘清军在城陵矶耽搁了太多时间,未能及时出现在卫军侧后,绰思吉得以率军撤回土门镇,与镇上数千守军会合后,清点人马只剩六万五千。见军心已失,年轻的王爷不敢恋战,下令全军撤回武昌休整。

“必胜必胜必胜”大捷后的清军兴奋地高呼胜利。

见卫军撤退时军阵未乱,屯齐不急着追赶,与郑六维、孟一茂、冯铎会合后方率军继续追击,却发现卫军已经收缩防线,于咸宁、通山一线布防。领军接管了卫军放弃的通城、崇阳、蒲圻、通山、嘉鱼等县后,屯齐领军行至咸宁附近,与卫军隔着金水相持。

——

湖广荆州府归州(秭归),五万大军正在伐木造船,这是临国公李来亨率领的夔东十三家义军。除了李来亨的本部,靖国公袁宗第、皖国公刘体纯、益国公郝永忠、荆国公王光兴、宜都侯塔天宝、桐城侯马腾云、兴平侯党守素、富平侯贺道宁、威武将军刘汝魁全都带着人马来了。

“小老虎,咱们什么时候出兵”性急的赦永忠找到李来亨问,义军集结于此已经一个月,整日里除了打造船只和练兵外几乎无所事事,怎不叫人着急

“益国公放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来亨胸有成竹。

“东风啥子东风”赦永忠不太明白。

李来亨只微微一笑,不再多说。他口中的东风很快便到,由临湘驶来的一艘小船带来了最新消息:清卫将于十月十九日大战,郑六维已率荆州镇主力离开江陵。

“传令,沿江而下,攻取荆州!”李来亨读罢信后大笑。

五万明军沿大江而下,朝荆州府治江陵杀去。由于荆州军主力已被郑六维带往岳州,明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没费太大力便连克夷陵州、宜都、枝江、松滋,直扑江陵城下。江陵是郑六维的老巢,郑六维的侄儿郑世元带着六千精兵驻守此处。可惜郑世元长于谋略却短于军事,平日里只喜欢研读经史子集的他,并未经过大的阵仗,虽有六千精兵,也只守了三日,便被攻克了城池,本人也被乱军所杀。

李来亨兴奋地了挥舞起手臂,“天佑大明!给监国(指韩王朱璟溧)报信,我军已下江陵,正继续沿江而进”。在胜利的鼓舞下,明军又继续攻下石首、监利、白螺矶,与巴陵、临湘隔江相望。

听说夔东义军抵达江边,临湘城内的李嗣兴、刘震命部下剪掉辫子,迎接李来亨。二人本是明臣,降清原是迫不得已,当初李来亨只是抱着一线希望劝降二人,不料一劝便成功。

“罪将参见临国公”,李、刘二人一见李来亨便自称罪将。

“二位匡扶大明有功,快快请起”,李来亨忙扶起二将,又介绍袁宗第、刘体纯、郝永忠、王光兴、塔天宝、马腾云、党守素、贺道宁、刘汝魁等人与二将认识。都是农民军出身,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李嗣兴忽然谓李来亨曰:“岳州如今只有参将陈武衡部两千人马守卫,此天将岳州交于国公也!”

李来亨大笑,“既得荆州,又思岳州耶既如此,明日咱们便去岳城内走一走,也好领略岳阳楼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