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七朝开济老臣心(第3页)
阅人无数的洪老大人其实早在那个年青人第一次求见自己时便瞧出了其心中隐藏的野心,不过彼时他初任职辽东,根基不深,而辽东将门彼此间又蟠根错节,牵一发则动全身。在他看来,要想整顿辽东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提拔其中的优秀人才来参与整顿。吴三桂素有敢战之名,家族势力又遍布辽东,很容易获得辽东将门的信任,便是最好的拉拢对象。至于野心嘛,呵呵,谁没有过自己当年不也是雄心勃勃
就这样,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吴三桂待洪承畴师礼,洪承畴也视其为家中子侄辈。顺治十五年春,吴三桂南征,攻取南方数省之地,担心功大受猜忌,向洪承畴请教。洪老大人眯着眼吐出九字真言,“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吴三桂听罢顿首受教,其后便完全照此去做:“三桂诈称边寇,檄赴剿;比至,又称寇退,檄使还。藩属将吏士卒糜俸饷钜万,各省输税不足,征诸江南,岁二千余万,绌则连章入告,赢不复请稽核”。多要的军费不完,就装进吴三桂的口袋,朝廷给少了,吴三桂就雪片一样发鸡毛信……
几年前,在清军的压力下缅王交出永历帝,为向清廷示好,吴三桂处死了永历帝父子,不久李定国病死,他通过招抚和镇压两手,几乎荡平了云贵两省的残明势力,甚至连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和蜀王刘文秀的世子刘震等也向他投降。趁着清卫两国在北方大战之际,吴三桂拼命地在云南、贵州、四川扩充实力。闻听熙和帝战死,振武帝继统的消息后,自以为兵强马壮想割据一方的他再次向洪老大人问计。洪老大人献上一唱一和之计,说白了便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吴三桂表现出强势,联络平南、靖南二藩迟迟不向振武帝称臣劝进,要求给予自己假黄铖资格,洪承畴则伪装成忠臣的样子,替吴三桂讨要更多利益。
湖广危急,振武帝命屯齐往援,屯齐找吴三桂借兵,吴三桂本不想借,是洪老大人给他支招:用少许兵马换取屯齐离滇、汝独霸滇省,值!
“可是恩师,屯齐让孤出两万人马、还要求是精兵。少了两万精兵孤岂不是大伤元气”吴三桂有些舍不得。
“长伯(吴三桂字)怎么糊涂了新近投降的明军残部,虽然也是打过仗的精锐,却大多贼性难改。尤以李嗣兴、刘震二人身份特殊年纪又轻,留在云南颇为不妥,不如打发到湖广去”,洪承畴微笑。
吴三桂恍然大悟,李、刘二人在南明残部中地位超然,又不似白文选年纪大且一身伤病,留在云南实是隐患,正好趁机打发到湖广去,更便于自己独霸云南。遂命都统李嗣兴、刘震,总兵马惟兴、吴子圣、马思良、胡顺都、王道亨等统两万南明降军跟随屯齐前往湖广。
这些人中,惟有马惟兴吴三桂比较放心,马惟兴原是李成栋部将,算是闯军出身,与大西军出身的其他南明将领有隔阂。遂命马惟兴协同北上,随时将北征军的情形报于自己。
“咳~咳~”咳嗽声越来越剧烈,似要将心尖儿震出来。洪承畴用手帕去捂,帕子上现出殷红的鲜血。另一个时空,他已于几个月前病逝。这个时空,可能受卫国崛起刺激,老人家想辅佐平西王改朝换代,舍不得马上离开人世。
“父亲,大将军来了”,长子洪士铭来到马车前禀报。洪士铭是顺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哦,快他请进来”,洪承畴收回炽热的目光,重新回到方才那奄奄一息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