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麻城山路走农夫

 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交界处的大别山区山势崇隆、起伏无端、林木蓊翳、物产丰阜,自古便是利于藏兵的形胜之地。宋元明清,这里每为风云旋转之区、矛盾纠角之地,当地人久经战火磨炼,养成沉毅果决、勇敢顽强、奋力抗争的精魄,个个骁勇善战。

 早在南宋时,罗田三吴乡人(今属英山县)段朝立便结寨于英山尖,召集乡民据险阻击蒙古军。及至明末,明朝官员梅之焕召众结寨抵抗农民军,此为明季蕲黄建寨之始。清朝初年,趾高气扬的满洲权贵推行“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激起当地汉民激烈反抗。为保全衣冠,他们纷纷走入大山结寨,黄冈有白云山寨、小崎山寨、马家潭寨、大崎山寨、马鞍山寨、桃花洞寨;麻城有云雾山寨、梅候山寨、塔子山寨、拜郊堡;黄安有大胜堡、磨盘山寨、大峰寨、风水山寨、天台山寨;蕲水有斗方山寨、三角山寨、石门山寨;蕲州有策山寨、飞旗寨、大桴山寨、黑石寨;广济有四望山寨、燕子岩寨、武山寨;黄梅有垅头寨、舒城山寨、峨峰寨、独山寨;罗田有李蟒岩寨、云峰山寨、大罗山寨、仙女岩寨、独龙井寨、高明山寨……号称“蕲黄四十八寨”。

 为了反清,诸寨先后拥护大明宗室樊山王朱翊、石城王朱统琦为首领,与南直隶、河南等地的义军互相呼应。可惜十年前,这里的反清活动遭到清军的血腥镇压,陷入低潮。即便如此,大大小小的义军隐藏于大别山区,时不时地出山袭扰清军,成为令湖广、南直隶、河南清军头疼的存在。

 乾元二十二年(1665年)七月十九日,通往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东山曹家河的山道上,一名身穿交领短衣、头戴网巾的农夫正快速地行走着。曹家河一带属于白杲镇,镇上势力最大的不是官府,而是大户刘启祯家族。刘启祯背影复杂,黑白两道通吃,养子刘青藜还当着本地的保长,属于跺一脚整个白杲镇抖三抖的狠角色。

 保户杨楚乔带着几个手提红缨枪的壮汉守着山路,保长刘青藜给他下了命令,战乱时节须严防奸细。目光中忽然瞅见一个外地农夫的身影,杨楚乔打了个手势,命手下拦住那人的去路,“站住,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