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救大同多方谋画(第2页)
苏勒坦原本还寄希望守卫大同府南边雁门关、宁武关一线的辽王苏穆尔部。可苏穆尔却写信来说,清山西巡抚白如梅、太原镇总兵李好贤奉信亲王多尼之命猛攻雁门关,他与卫征、郑国印、李应明诸将竭力抵抗才堪堪守住雁门。为解雁门之围,不得不命新招降来的活跃于太原西部吕梁山区的各路义军攻打太原。不料这些义军打游击还行,正面对决的能力太弱,甫一下山,便吃了大败仗,就连那位前些日子混得风生水起的“山西总统”于公胤也被清军割了脑袋。没法子,乌衣卫千户长达木丁只得带领各路义军重新隐入山中。看完辽王的诉苦信,他知道弟弟已经尽了全力。当初为全力北伐,他给弟弟留下的军队并不多,且多是降军和新招募的兵马,能做到如今地步已经十分难得。只得写信勉励辽王几句,命他务必守住雁门、宁武二关,确保大同南边的安全。
“唉!也不知道议和之事进行得如何了左射斗怎么也不写封信来”大可汗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由始至终,这位皇帝都没有与清廷议和的真心,如今见局势不利却又寄希望于通过和谈减缓大同的压力,实在是可笑之极!
“大汗,礼部左侍郎左射斗有密札送至”,世上事往往邪乎,念道什么来什么,他正念叨着左射斗,左射斗便来了消息。
苏勒坦赶紧拆开密札观看,却挨了当头一棒。左射斗说清廷坚决要求卫军退出大同、辽东和宁古塔,并说丢失关外祖地后,满人心中愤懑,主战的声音高涨,为扭转战局同时缓解内部压力,顺治帝已经决定从广西、广东、云南各抽调一万兵马赴大同听用,还命各省再编练二十万绿营。为了扩军备战,这位皇帝居然悄悄将宫里的珍宝变卖筹措军费。
“好啊看来顺治小儿对大同是势在必得啊!”大可汗看完后嚎叫起来:“来人,通知各官,明日一早廷议”。
阿海和吴兆骞并没有完成招降夔东十三家的任务,但与李来亨达成了军事上的共识,即中路卫军由川西南攻入川东、继尔与夔东联成一片;明军则由夔东挥师荆州和襄阳。达成共识后,夔东十三家便在李来亨的率领下,聚兵七万猛攻荆州。清湖广总督张长庚闻报大惊,这位总督是从湖广巡抚任上升上去的,熟知湖广实情。他知道自从朝廷将湖广提督董学礼部一万一千精锐调到北方后,湖广兵力其实并不充足,面对悍勇的李闯余部,只能采取守势。于是一面命郧阳巡抚白秉真、荆州总兵郑四维加强防御,一面急调长沙总兵刘之纲部驰援荆州,又上疏顺治帝请求增援。
联络夔东义军攻打湖广,其实只是莲大可汗为减轻大同守军压力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便如同派晋王尔嘎朗、楚王宝音屯兵于山海关外虚张声势是一个道理。如今他在军事上尤其是经济上还未做好准备,打不起大仗。所谓派中路卫军由川西南攻打入川东,不过是给李闯余部画的一张大饼,只为引诱他们攻打荆州和襄阳、分散清军对大同的注意力而已,实际上一兵一卒也不会派。
大同的局势日益严峻。清信亲王多尼与宣大总督佟养量合兵后,兵力已达十万五千,而守卫大同的齐王麦纳斯、梁国公巴尔思、山西提督姬际可、大同总兵额璘沁巴图尔部加在一起尚不足七万。虽然在白登山卫拉特之虎巴尔思多次击退清军进攻并给清军造成大量杀伤,但也只是暂时止住清军攻势。深知大同重要性的顺治皇帝拿出内帑并督促朝廷迅速给多尼补充了兵员和军械,命他再攻大同;又从江西、浙江、福建、江南四省抽调南赣镇总兵胡有陞、浙江镇总兵尚好仁,福建镇总兵吴万福、镇江副将张元勋等部三万三千兵马赴大同;即使如此,这位皇帝仍觉得攻打大同的兵力太少,又赦免了议政大臣赉图库、郧阳总兵穆生辉等将反攻辽南失利之罪,将从辽南侥幸逃生的一千五百老兵与新近组建的五千五百直隶绿营新兵重新整编成一个七千人的营头,赶往大同戴罪立功。七搞八搞的,大同附近的清军兵力超过十五万,而守军的兵力却仅余六万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