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寂静处几点波澜(上)(第2页)

——

“殿下,事急矣!请依沈侍郎之策移跸涪州,背依二谭和石柱、酉阳、夔东十三家与清军周旋,先坚壁清野,待清卫两国大战之时再出兵恢复大明”,兵部尚书欧阳直劝庆符王朱宣避敌锋芒。

“撤至涪州”朱宣紧盯着舆图,叹了口气,“川西百姓随孤多年,实不忍弃之!”此言表面上是舍不得百姓,实际上是舍不得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再说涪州可是谭氏兄弟的地盘,仁寿侯谭诣、忠州侯谭弘素来凶残且反复无常,当年为利益,连亲兄都杀,孤若进入他们的地盘,难免不被控制,郝成裔便是个例子。

见主上不肯采纳,欧阳直又出言劝说:“殿下若不肯移跸涪州,不妨南下嘉定州,那里是卫军的防区,相对安全些。您若舍不得青神百姓,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嘉定”。

“去嘉定”朱宣心中苦笑,如果郝成裔、谭氏兄弟这样的藩镇是狼的话,卫国便是虎。去了猛虎的地盘,岂有不被控制之理坚定地摇头道:“我军驻守青神数年,对地形极为熟悉,青神百姓又拥护我军。人心在我,未尝不能一战!”

见主上要坚守青神,欧阳直虽钦佩其勇气,也感到担心,问道:“倘战而不胜,奈何”

“若战而不胜,再去涪州不迟”,朱宣拔出宝剑,斩钉截铁地说。从始至终,这位大明的藩王都没有投奔卫国当傀儡的打算,宁投藩镇不投他国是其风骨。

“臣愿与殿下一同,死守青神!”欧阳直被主上的勇敢激起血性,高声请命。

“好!只要我军众志成城,何惧清虏来犯!”朱宣的呼声慷慨激昂。这些日子,他在卫国的支持下招兵买马,又收容郝成裔部三千败兵,兵力也有万余,人数上并不比清军差多少,自以为可以一战。“大汗,征南大将军西日莫、四川巡抚阿苏木急报”,入夜了,兴致初起的莲大可汗步入顺妃法蒂玛的寝宫,刚想快活一番,便被急来的军报打断。没法子,这是他定下的规矩,若有紧急军情,无论自己在干什么,都必须立即禀告。“又有何事”被打扰了雅兴的某人怒哼哼地在顺妃娘娘服侍下穿衣起床,仔细一瞧军报,却不是自己这边,而是明朝的庆符王政权出了事,或者说垮了。

“唉!眼下这局势,大仗暂时结束,北、中、南三条战线看似寂静无声,实则潜流涌动!这不,小浪来也!”大可汗看完自言自语,随即陷入沉思。

——

当初清川陕总督李国英派两路大军征讨在川西起兵反清的庆符王朱宣,连克成都、眉州等地,逼得朱宣领五千残兵退守青神县、郝成裔领兵一万退守邛州。庆符王小朝廷向大卫国四川巡抚阿苏木求救。可西日莫率大军进入贵州后,留守四川的卫军并不多,阿苏木不肯出兵救援,只支援了明军一些物资。眼瞅着形势岌岌可危,礼部右侍郎沈荀蔚冒着风险去川东劝说石柱宣慰使马万年、酉阳宣慰使冉奇镳、仁寿侯谭诣、忠州侯谭弘起兵反清复明,方才稳住局势。

前些日子,顺治帝派内大臣达素、固山额真索洪、护军统领赖达、一等侍卫索额图领两万满蒙骑兵驰援陕西,迫使中路卫军退出西安,四川的局势随之发生变化。腾出手来的简亲王济度命陕西提督王一正、镶红旗满洲甲喇章京杜敏率八千满汉军队由陕西赶往四川,会合四川清军恢复蜀地,并命王一正统管四川军事。济度此举,除了想威胁贵州卫军的后方,也有敲打四川巡抚高民瞻的意思。前些日子四川局势危急,可那位高抚院却借口成都残破,躲在相对安全的保宁府阆中县,不敢直面卫军和明军的兵锋。可恶!尔为疆臣,守土有责,竟畏敌如虎!既然如此,四川的军事不用尔指挥,交给王一正便好。能当上封疆大吏的没有糊涂蛋,高民瞻虽然胆小却并不愚蠢,被敲打后立即带着属下移驻成都,并命心腹总兵梁加琦、程廷俊、王明德等配合王一正积极反攻,向清廷表明自己恢复全蜀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