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稳邦交议和备战
封赏功臣也是如此,在晋升大学士殿阁的同时,却不再让他们兼任各部尚书,让各部尚书和阁臣相互制衡。擢升官员时注意蒙汉藏回满等族的比例,尽量不让同族的官员包揽一部或一省的高官。封赏武将时除了战功,还考虑到部落势力,科沁郡王都什豁尔、二等札萨克图公旺楚克、一等和托辉特伯衮布伊勒登、二等喀尔喀右翼伯本塔尔、二等赛音诺颜伯塔斯希布、三等敖汉伯布达等各大强部的首领都得到封赏,既酬报军功又笼络了人心。
至于设立三省、选定官员,也不是乱选的。任鲁国公额尔克为奴宁吉总督,统管三省军务,一则是因为他德高望重、镇得住局面,二则是因为他年纪大处事沉稳能忍耐,不容易与他国、主要是北方的沙俄发生难以收拾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如今大卫最主要的敌人是满清,在灭清之前,莲大可汗不希望与沙俄发生战争,所以安排这员老将做总督;同理,之所以将横扫黑龙江南岸的鄂尔罗斯调回沈阳,也是因为他的脾气太过暴烈、留在黑龙江极易与沙俄碰撞出火。当然大可汗绝不会薄待功臣,下旨将鄂尔罗斯由二等河曲伯晋为一等河曲伯;吉林巡抚万年策、布政使张缙彦、按察使方拱乾,宁古塔土绵昆噶敖德斯尔,奴儿干土绵阿合木皆有丰富的施政经验,任用他们可以很好地发展三省经济。万年策是明朝降官,张缙彦和方拱乾是清朝罪官,任用他们还可以笼络明、清两朝降官之心;至于奴儿干万户长塔尔浑、宁古塔万户长札木毕、吉林总兵鄂克绰特布皆是性情沉稳且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武将,擢升他们至三省任职,既能酬其战功,又能固守疆土,还不容易擅启边衅。
边衅这种事可不是臆测,而是真实存在的。那位沙俄亲封的“中国达斡尔地区阿穆尔河督军”帕什科夫派了个叫米洛瓦诺夫的使者前来拜访莲大可汗,说是为沙皇俄罗斯与大卫国的友谊而来,实际上是想试探最近在布里亚特、达斡尔、巴尔虎等土著部落里出现的军械是不是卫国援助的。年轻的俄使态度十分强硬,要求大卫国必须放弃对土著部落的军事援助,否则他们将派出使团去北京联清抗卫。其实,这位使者一开始是想去赫图阿拉面见大可汗,并打算用去宁古塔会见清国的将军相威胁。结果走到赫图阿拉时才知道大可汗已经率大军进攻宁古塔了,赶到宁古塔时又发现已被卫军攻陷,那位曾经打得勇敢的哥萨克找不着北的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居然战死了。没奈何下,只好面见大可汗,以去北京联清抗卫相威胁。若不是亲身感受到卫军强大的战斗力,他的态度还会恶劣得多。
“布里亚特、达斡尔、巴尔虎等部出现了大量军械这与朕有什么关系”苏勒坦问明来意,立即叫起冲天冤来,“尊使说笑了,朕如今正与清军作战,自己军中所用军械尚且不足,哪里有多余的给那些部落听说伪清曾经从各部落中招募大量士兵,并给他们装备了大量军械。我军荡平关外后,清军中的部落士兵纷纷返回自己的部落,也将这些军械带回。嗯,一定是这么回事”。
“陛下,真是这样吗”米洛瓦诺夫虽然口才极好、能言善辩,可毕竟年轻,听老奸巨猾的大可汗这么一讲,也觉得有可能冤枉了好人,不由得赧颜。
“当然是这样。朕甚至觉得此事乃伪清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所为,此人文武又全,极有谋略,不排除他在战死前故意将军中的军械赠送给关外部落,挑拨他们与大卫作对。尊使有所不知,巴海的军队绝大多数来自于这些部落勇士,他们不仅仇恨贵国也仇恨大卫。所以,朕是绝不会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的”,大可汗信誓旦旦地说。
“可是我听说这些部落都派出了使者向您称臣、还接受了您授予的官职”,米洛瓦诺夫并不好糊弄,又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意思很明显:这些部落都向您称了臣,名义上算是您的臣子,如今他们手中忽然出现大量的军械,很难说与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