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海兰泡骨肉相残(上)

位于黑龙江与结雅河(精奇里江)汇合处的海兰泡只是个小小的村庄,可因为扼着两江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后世,这地方成了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和最大港口。这个年代,属于中华达斡尔德都勒部落的领地。

清正白旗甲喇章京郝尔德率一千五百关外八旗入驻忽里平寨后,依照巴海的指点,竭力搞好与当地索伦部落的关系,从附近的达斡尔、毕喇尔(鄂伦春人的一支)、奇勒尔(鄂伦春)等部落中招兵买马。他见达斡尔德都勒部长期在结雅河下游东岸游牧,熟悉这里的地形,命穆昆达(氏族长)、佐领贝保率一千三百名达斡尔族士兵驻守海兰泡。

贝保是德都勒部前穆昆达巴雅勒布哈之子。巴雅勒布哈在赫图阿拉为大清壮烈战死后,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感其忠心,命贝保袭父职并且担任整个德都勒部落的穆昆达。这番布置可谓用尽良苦,既向忠于大清的部落传达出不会辜负忠臣义士的明确信号,又拉拢了达斡尔德都勒部落的人心。可巴海章京却忽视了一点:贝保太年轻了,刚刚二十出头,缺少父亲巴雅勒布哈的威望,忽然成为穆昆达,部落里的很多老人并不服气。这原也正常,并非人人都能像莲花大可汗那般十三岁执掌部落马鞭的,只要多给些时间帮他树立威信,问题并不大,可关键是大战期间可没那么多时间慢慢立威。

肯哲乌勒的从弟、贝保的从兄昂噶察从宜卧奇来了,带来卫国大帅鄂尔罗斯和肯哲乌勒写给贝保的两封劝降信。鄂尔罗斯写的信充满恐吓,什么“纵横万里未尝一败”,“强弱之势已成,勿为以卵击石之举”等等;肯哲乌勒写的信则包含浓浓的亲情,先述说了一番自己等人所在的四穆昆之众被清军强迫着由结雅河迁往嫩江的辛酸,接着大讲特讲两地德都勒姓氏的血肉联系、并亲热地称贝保为“度”(弟弟),再然后便讲述了贝保之父巴雅勒布哈当年曾与自己等人一起参与反清的旧事,最后才是请他认清卫强清弱的形势、尽快弃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