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初战甲板显峥嵘(上)
博多和瞧不上的那五百朝鲜兵,其实也不是普通的朝鲜军队,而是有实战经验的朝鲜火铳兵。甚至连带兵的将领、咸镜道惠山佥使申浏也是巴海的老熟人。当年罗刹鬼入侵黑龙江,申浏奉朝王之命率二百名火铳手协助巴海的父亲沙尔虎达击毙罗刹军将领斯捷帕诺夫,在战争中出力很大。在那一战中,学识渊博的巴海与出生于两班名门平山申氏的申浏相处甚欢,成了朋友。因为知道申浏的能力,他特意向朝王李棩要求抽调申浏的火铳兵助战,至于朝鲜全罗兵使朴而昭统帅的那一千五百马步兵,人数虽多,却并未能入这位昂邦章京的眼,只将他们作为辎重兵看待。
萨尔浒城的大营内,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正手捧一本书研读,赫然是本《孙子兵法》,身为大清探郎的他精通汉学,尤其喜读兵书,什么《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的,一读便精。
“大帅,不好了,敌人的援军到了!据哨探侦报,来的是伪汗的先锋,人数大约万余”,正读着书,奉天副都统逹都惊慌地闯入帐中。由不得他不惊慌,原来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在甲板城诱歼抚顺城内的六千守军,没想到守军尚未出战,敌人又来了万余援军,这还只是伪汗的先头部队,后面的大军不知有多少,兵力远远超过己方。
“汝为副帅,遇事安可惊慌”巴海平静地放下书,递了杯茶给他。
逹都老脸一红,没来由地心情放松下来,讷讷地说道:“大帅教训得是,是末将的错。大帅,敌人主力渐近,抚顺已不可攻克,咱们还是尽快撤出萨尔浒城吧,马儿墩城一带地形险峻,可在那里阻击敌人”。
“嗯,汝说得虽有理,可不战而退恐伤士气,敌众我寡,要想战胜敌人全仗士气。来的只是卫军先锋,吾估计伪汗主力赶来,至少还有五日。再等等吧,五日后若敌人不攻打甲板城,立即撤退”。
“嗻!”逹都领命而去。说也奇怪,入帐时他还有些担忧、惊慌,出帐时竟变得信心百倍起来。
仅过了一日,便传来卫国翁牛特郡王博多和的大军逼近甲板城的消息,望着一封接一封雪般飘来的军报,巴海不仅不慌,反而露出欢喜的神色,“鱼入罟中矣!”他镇定地命令一等侍卫郎坦率军守卫抚顺关一带的长城,正白旗甲喇章京郝尔德领兵八百留守萨尔浒城,自率一万二千大军由浑河结冰处悄悄渡河。
“传令全军,昼伏夜行,人马皆以绳索相牵,免得在夜间走丢。至甲板城附近的山区后,小心潜伏,不得喧哗、泄露行踪”,一过河,这位昂邦章京便下达了军令。
——
甲板城说是城,其实只是个仅有数百人口的小村庄,因为距离抚顺关所在的关岭不远,原本是不允许建城的。可大明朝为了在建州女真内部制造矛盾,偏袒苏克苏护河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尼堪外兰遂在此建城。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后,追杀仇人尼堪外兰,夺下了此城。当年懦弱的尼堪外兰畏惧努尔哈赤的兵锋,弃城而走,甲板城并未经历战火,今时不同往日,守甲板城的清牛录章京棍德依与朝鲜咸镜道惠山佥使申浏决定依城而守,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棍德依出身于索伦毕拉尔部(鄂伦春族的一支,因居毕拉尔河流域得名),麾下的三百毕拉尔勇士个个擅长狩猎和养鹿,能开硬弓,箭射得又远又准。
申浏的五百火铳手,使用的是朝军最先进的火器,除了传统的火绳枪外,还有部份燧发枪。这些燧发枪乃是锐意北伐的孝宗大王下令仿制的。早在1631年,朝鲜就从传教士那里见识过燧发枪的厉害,“西炮者,不用火绳,以石击之,而火自发”。1656年,孝宗大王见到荷兰漂流船上的燧发枪,下令仿制,“先是,蛮人之漂到也,得其鸟铳,其制甚巧,命训局仿而造之”。然而因为缺乏实物,仿制的效果不佳。好在罗刹鬼屡屡侵略黑龙江,清廷两次抽调朝军助战。心怀叵测的孝宗大王一边按照宗主国要求出兵,一边借此观察清军虚实,命将领想法搞到燧发枪实物。1658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击毙俄军统帅,缴获了“不下三四百柄”形制“殊异”的敌军枪支。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申浏趁机请求将胡(沙尔虎达)赠与几柄“贼炮”,权衡两天后,沙尔虎达最终仅仅给了一支。申浏如获至宝,欣然写道:“贼炮与我国炮制不同,不用火绳,内边插火铁,外边放下铁插,火石放下,则石铁相薄而出火,系是殊异,故曾恳于将胡(沙尔虎达)有此送赠”。得到实物后,朝鲜仿制的燧发枪性能有了明显提高,申浏的部下装备有百杆这样的新式火铳。只是令他感慨的是,孝宗大王仿制这些火铳的目的是为了伐清,可眼下自己却要为清国而战。虽然如此,他依然决心血战到底,一则,为了朝鲜武人之荣誉;二则,在他看来,蒙古人与满清都是胡虏;三则,他与清军统帅巴海也算有些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