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桂系名扬天下(第3页)

 

    “吴佩孚闻讯勃然大怒,要调集兵马与靳云鄂火拼。”
 

    “靳云鄂毫不示弱,指示手下兵变,吓得吴佩孚仓皇逃至郑州。”
 

    “看到人心涣散到这种地步,吴佩孚无奈,也只好把大哥曹锟请出来收拾残局。”
 

    “曹锟到了郑州后,先当众怒斥了吴佩孚一通。”
 

    “然后找来靳云鄂,说大家都是一家人,劝靳云鄂应该以大局为重。”
 

    “可常言道,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曹锟下野两年了,影响力远不如当初。”
 

    “这时候出山也就是走走形式,没啥实际意义。”
 

    “后来靳云鄂在盐城设立司令部,扬言要反攻武汉。”
 

    “但靳云鄂日日言反攻,却日日按兵不动。”
 

    “而就在此时,张作霖也落井下石,派兵占领保定,吞掉了吴佩孚留在直隶的几万人马。”
 

    “随后五万奉军还陈兵于黄河北岸,准备随时接管河南防务。”
 

    “这就是军阀,有利用价值的时候称兄道弟,一看没用了马上踩上一脚。”
 

    “1927年2月,眼看直系分崩离析,大势已去。”
 

    “曹锟离开河南,回到天津又做起了寓公。”
 

    “曹锟走后,靳云鄂作死,表示河南是自己的地盘,奉军要敢南下,将坚决还击。”
 

    “吴佩孚一看,这都啥时候了,军阀之间还斗来斗去。”
 

    “无奈加上无助,吴佩孚索性也躺平了,随便靳云鄂瞎折腾。”
 

    吴佩孚盟友盟友不可靠,部下部下也不可靠,现在彻底完了,想要翻盘都没有机会了。
 

    自从和北伐军对战失败后,他就知道自己已经大势已去了。
 

    在这种军阀林立的混乱世道,唯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立足。
 

    一旦凭仗没了,也就意味着威慑力没了,昔日拥有的一切也将荡然无存。
 

    不过他尽管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自己失势后,全都来踩一脚,依旧让他感到心寒。
 

    就比如张作霖,当初他们两人称兄道弟,一起联手攻打冯玉祥。
 

    现在他战败元气大伤,张作霖就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他数万兵马。
 

    张作霖如此小人行径,他只有深深的唾弃。
 

    还有靳云鄂同样让他无助,连当前基本的形势都看不清楚,他对此无话可说。
 

    北伐军攻城拔寨,一路北上,势如破竹,都快打到家门口了。
 

    这种危难时候,不想着找援手共同对敌,反而军阀之间斗来斗去的,他是彻底没脾气了。
 

    “几个月后,吴佩孚离开河南,前往重庆寻找四川军阀杨森的庇护。”
 

    “吴佩孚离开前夕,奉军对郑州发起攻击。”
 

    “靳云鄂手头都是一帮乌合之众,打不过奉军,只好转头投靠了冯玉祥。”
 

    “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
 

    “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加入国民党,其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
 

    “虽然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北伐军,但他既然加入了国民党,也就能够代表国民政府。”
 

    “见奉军下场与国民政府开战了,困守南京的孙传芳眼前一亮,立即派人到北京巴结张作霖。”
 

    “不久后,孙传芳又给张作霖拍去电报。”
 

    “为今之计,只有张大帅才有能力统一咱们北洋诸军,大帅,我孙传芳跟定您了。”
 

    “张作霖和孙传芳是有仇的,当初要不是孙传芳发动浙奉战争,郭松龄也不可能有机会反叛,搞得张作霖是元气大伤。”
 

    “不过张作霖是明白人,他知道这时候的头号大敌是北伐军。”
 

    “所以孙传芳拍去马屁电文后,张作霖随即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并派安国军副司令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南下增援。”
 

    张作霖要不是大敌当前,我真想把孙传芳一起给灭了。
 

    对于孙传芳此人,他是恨得牙痒痒,恨不得乱枪打死。
 

    自从直奉大战后,他的奉系势力达到巅峰,成为全国最强的势力。
 

    要是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他是最有希望横扫其他军阀,统一全国建立新政权。
 

    可孙传芳发动浙奉战争,策反郭松龄,使得他实力大损,直接由盛转衰,再也不复先前的威势。
 

    而孙传芳这个始作俑者,他是做梦都想报仇雪恨的。
 

    当孙传芳发来电报想要投靠他,说实话他是不想接纳仇人的。
 

    可理智告诉他,北伐军这个大敌当前,他和孙传芳无论有什么恩怨都应该摒弃。
 

    原本北伐军的实力就如日中天,稳稳压过全国其他军阀势力。
 

    他要是再和孙传芳斗来斗去,迟早被北伐军各个击破。
 

    所以他哪怕对孙传芳再有意见,也不得不放下个人恩怨,先联手对付北伐军再说。
 

    “张宗昌南下之前,北伐军拿下了福建、浙江,兵峰直指上海。”
 

    “上海的工人武装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发动两次武装起义,都被孙传芳派兵镇压。”
 

    “1927年3月,在吸取前两次的失败教训后,工人武装决定进行第三次武装起义。”
 

    “与此同时,北伐军分兵多路进攻南京。”
 

    “孙传芳这时候手头上只有八万人马,应付北伐军尚且不足,因此镇压工人起义的任务就交给了直鲁联军。”
 

    “然而,直鲁联军的战斗力实在低的莫名其妙。”
 

    “竟然被工人武装打败,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也因此取得成功。”
 

    “事后,张作霖听说张宗昌连临时武装的工人都打不过,十分恼怒,表示要追究责任。”
 

    “张宗昌为了甩锅,就把他的把兄弟直鲁联军第八军军长兼海军司令毕庶澄给毙了。”
 

    “说此次大败是因为毕庶澄与国民党有暗中联系,把责任全推到了毕庶澄头上。”
 

    “而随着上海、南京等地接连光复,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北伐军攻占,北伐战争取得辉煌胜利。”
 

    北洋时代的老百姓越来越期待着北伐军统一全国,彻底结束军阀林立的混乱局面。
 

    他们老百姓非常清楚,局势发展到这里,已经再没有其他军阀势力能够阻止北伐军前进的脚步。
 

    孙传芳的势力强大,可依旧被北伐军打得丢盔卸甲。
 

    元气大伤之后,孙传芳再想对北伐军造成威胁恐怕不可能了。
 

    即便孙传芳投靠了张作霖,也根本无济于事,阻挡不了北伐军的威势。
 

    况且张作霖的实力也远不是北伐军的对手,从副司令张宗昌的无能就可见一二。
 

    上海的工人起义都是临时武装的,战斗力和正规军队肯定不能比。
 

    可即便这样,张宗昌率领的直鲁联军也打不赢,可想而知奉系军阀的实力已经下降到何种地步。
 

    全国势力强大的军阀就是孙传芳和张作霖了,现在这两人肉眼可见的不是北伐军的对手,自然也就意味着北伐军横扫全国指日可待了。
 

    现如今北伐军已经攻占了长江以南的全部地区,他们老百姓所期盼的安定日子也即将到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