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酷酷的橙子
第226章 时代变迁(第2页)
刘彻主播,后世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吗为什么年味还变淡了
年味淡不淡和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就苏晨目前看到的,随着时代越发展,年味也就越淡。
“看得出来,大家对此很疑惑,之所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原因有很多。”
“其一就是大家长大了,现在过年最快乐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好吃的,摆在眼前。”
“长大后,需要花钱买年货,摆在孩子面前,还货比三家,谁更便宜。”
“小时候,最爱拜年,家家户户跑一遍,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你是领红包的那一个。”
“长大后,最怕拜年,家家户户来小孩,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你是发红包的那一个。”
“小时候,过年到处疯玩。”
“长大后,过年老板给你发微信,方案有调整,赶紧修改。”
“小时候,吃完年夜饭,两手一甩,出去放炮。”
“长大后,吃完年夜饭,挽起袖子,洗堆成山的碗和盘。”
“小时候,拜年时,新衣服就摆在床前。”
“长大后,你在想,给孩子和爸妈买了,自己的衣服不够钱。”
“于是不得不安慰自己,算了,穿去年那件吧,也挺新的。”
苏晨对这一点感受最明显,他以前过年的时候还可以经常收红包。
但现在长大了,就没有亲戚给他发红包了。
相反,他还要给亲戚的小孩子发红包。
各朝的老百姓对此深有感触,也渐渐有些理解后世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感觉年味变淡了。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小时候,你是感受年味的人,到处是你可依靠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但长大后,你就是制造年味的人,你成了别人依靠的人。
这也难怪,累的人都不想过年,而感受年味的人却一年盼一年。
“第二个原因是留在家乡的人少了,亲戚朋友难以聚在一起。”
“原来在乡下,过年走亲访友都要好几天。”
“但是不管多难,都要去,谁家要是没有去,就有意见,就会认为亲戚疏远了。”
“现在很多人都进城了,真正留在农村过年的,也很少了。”
“每逢过年,大家也会走动,但是时间不多,开车到处拜年。”
“走到亲戚家,喝一杯茶,聊几句,就赶往下一家。”
“家家户户的年轻人,都很忙,大家也能理解。”
“有的人,依旧会回乡下过年,但是乡下的人越来越少了,儿时的玩伴都聚不拢了,亲戚也难以相聚。”
“感觉家乡没有了年味,后来,一些老人也习惯了在城里过年。”
嬴政从乡下搬到城市就面临这样的情况,那主播老家隔了上千公里,想要回老家过年就更难了。
要是不在一个地方的话,过年想要走动就不容易了。
慢慢的,时间一长,家乡也就没有了年味。
不过他的大秦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老百姓过年一直很有年味。
主要也是亲朋好友离得不远,过年的时候串门拜年也比较容易。
“第三个原因就是亲戚变成了某种仪式上的座上宾,平时交往少了。”
“交通比以前更发达了,但是亲戚互相走动的时间更少了。”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工作很忙,假期很少。”
“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亲戚,很势利眼,根本看不起穷亲戚。”
“一个大家庭里势利眼的亲戚多了,也就不想交往了。”
“有的亲戚,还因为钱财的事情,反目成仇了。”
“在一些长辈过寿、某家有婚宴、孩子出生满月等红白喜事的时候,亲戚才会聚拢来。”
“亲戚之间,真正互相帮助的机会少了,就是有的亲戚还很穷,那些富裕的亲戚也不会尽力接济了。”
“以前是平时干农活,都会互相帮忙。”
“过年的时候,都会准备一些礼物,有赚钱的事情,也会想到亲戚。”
“但是现在,亲戚的感情也淡了,过年的时候,都不互相拜年了。”
“最近几年,年轻人慢慢兴起断亲的趋势,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维系不熟的亲戚。”
各朝古人有些不能理解这一点,亲戚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理应互相照顾才对。
在他们的社会关系中,对亲戚看得很重,那是同宗同族的亲人。
一般有什么好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亲人。
要是遇到什么事,也会向亲人第一个寻求帮助。
虽说也有的富亲戚会嫌弃穷亲戚,但也不会坐视不管的,多多少少都会帮一把。
“第四个原因是温馨的家,变成了牢笼。”
“家,本是人生的避风港,却在攀比中逐渐变味。”
“如今,家却格外折磨人。”
“三句离不开钱,四句走不出结婚,五句都在谈节约,六句说的都是懂事,七句说把你养大不容易,八句说的是你看别人家,九句说的是你要争气。”
“不能抱怨,不能喊累,聊不了感情,谈不了八卦。”
“回家过年,本想休息休息,却从一个牢笼进入了另一个牢笼。”
“要应付一屋子的亲戚,还有父母一年的责难。”
“亲戚说一年挣这点钱,没我儿子一个月挣得多,尴尬。”
“父母说隔壁张姨孙子都打酱油了,你能不能体谅下我们,懂点事,无奈。”
“新旧观念的冲突无法调和,坚持自我,父母伤心,一味顺从父母,心太累。”
各朝老百姓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父母对子女唠叨几句再正常不过。
他们从小也都是这样过来的,虽说他们小时候也不乐意听这些话,但说着说着也都习惯了。
他们要是反驳父母的话,那肯定会被别人大骂不孝的。
而且周围左邻右舍的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孩子,他们也就觉得此事很正常。
等他们长大后,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
“第五个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地道的家乡味少了。”
“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很多美食。”
“糕点、团散、爆米花、干辣椒、腊鱼腊肉、腌菜等等,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尝到。”
“很多家庭,从过年前的一个月就开始忙碌,为了过年都准备很多东西。”
“现在生活水平更高了,家家户户不愁吃不愁穿,平时都可以大鱼大肉,根本不在乎过年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