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六位千古一帝(第2页)

 

    要知道这个时代,能够理解他的没几个人,都在骂他是暴君。
 

    虽说他不在意,但不被人理解,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现在好了,不仅被无数人理解,而是还是后世人,他的心终于舒坦了。
 

    随着天幕上时不时就播放秦始皇的功绩,后世人一遍又一遍讲述秦始皇的伟大,原本大秦对嬴政不满的百姓也渐渐少了很多。
 

    甚至很多百姓产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之前误解了陛下,不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要不然后世人怎么会如此夸赞陛下呢
 

    很多六国旧贵一看情况不对,看到这么多愚民被后世人洗脑了,恨不得骂醒这些愚民。
 

    秦始皇是不是伟大和你们这些愚民有什么关系,你们只需要知道秦始皇对你们残暴就是你们的敌人,不要听后世人在这里洗脑。
 

    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
 

    在位期间,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启用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任命张骞打通西域贸易
 

    汉民族能够威名远扬,是汉武帝刘彻征战四方打出来的
 

    秦始皇铸就华夏民族的身,汉武帝铸就华夏民族的魂
 

    看看河西走廊就知道汉武帝的贡献有多大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五千年的霸气天花板
 

    刘彻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刘彻未来的朕这么牛逼,现在的朕也不能堕了威风,怎么办,朕现在就想派兵攻打匈奴
 

    后世人夸得他热血沸腾,让他恨不得现在就派卫青霍去病去把匈奴揍一顿解解气。
 

    但一想到现在时机不成熟,霍去病还没有成长起来,他就硬生生抑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不过他也发现了,后世人对他功绩的认可,除了抗击匈奴,还有一个河西走廊。
 

    虽然现在还没有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河西走廊,但不妨碍他把张骞出使西域纳入计划之中,他决定尽快派遣张骞去西域。
 

    千古一帝隋文帝杨坚
 

    出身陇西世家,承袭父爵,代北周建隋朝,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经济,稳定民生,后统一南北,为复兴汉文化做出贡献
 

    没有隋文帝就没有唐朝盛世,隋朝虽短,功不可没
 

    隋朝确实被小看了
 

    杨坚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终结了几百年乱世,唯有秦始皇和隋文帝
 

    隋朝虽短,影响中国深远,造福千秋万代
 

    秦隋二朝,虽然短暂,但秦始皇和隋文帝所创立的一系列制度各自影响了其后世一千余年
 

    杨坚咦没想到朕也被后世人称为千古一帝,真是令人意外。
 

    他可从来没有想过后世人会如此认可自己,把他和秦皇汉武并列称为千古一帝。
 

    毕竟他的大隋只有二世而亡,而且隋炀帝杨广还以残暴著称,再加上之前后世人几乎很少讨论过他。
 

    所以在他看来,他这个隋文帝在后世人眼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透明,根本就不会有后世人关注到他。
 

    可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后世人居然如此认可他的功绩,把他看成和秦皇汉武一样的千古一帝。
 

    他之前也不喜欢秦皇汉武,可无奈后世人一提到秦皇汉武就夸上天了,让他不得不接受秦皇汉武在后世人心目中无人可替代的地位。
 

    后世人非常推崇秦皇汉武,现在把他和秦皇汉武并列为千古一帝,多少让他感觉不真实,有些受宠若惊,原来他在后世人心目中也如此厉害。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
 

    跟随父亲李渊反隋,南征北战,建立唐朝,玄武门之变中,继承帝位,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就是皇帝的完美人选,文治武功历朝历代无人能比
 

    盛唐给我的感觉就是自信,无比的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包容,所以强大
 

    秦始皇告诉后代皇帝该干什么,而李世民告诉后代皇帝该怎么干
 

    天可汗,贞观之治,千古一帝,虚怀纳谏,李世民已经成为明君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