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精彩!(第2页)

 

[如果痛苦体验到了创作的恩惠,那么所有的痛苦则意义重大,它就会变成人生最为崇高的魔力,因为只有整个都已是支离破碎的人才会懂得对完美的渴求,只有被驱赶的人才会到达无穷无尽的境域。]

 

多么准确的形容,而最后克莱斯特篇结束语是《彭忒西勒亚》的原文:枯死的橡树在狂风中挺立,生机盎然的却被轰然刮倒在地,唯因狂风可以吹袭树冠。

 

“看完给我一种想去马上看看克莱斯特剧作的冲动,传记作品——这是我看过最完美的传记作品了。”

 

与命运相连,柯尼斯深刻意会了什么是克莱斯特悲剧的命运和他“魔性”密切相关。

 

“第一位克莱斯特,是与魔搏斗失败的人,第二篇是荷尔德林篇。

 

但只看了个开头,他就停下了,因为柯尼斯的情绪,依旧停留在那个永远被驱赶的人影上。

 

“顾陆先生真不是随便的敷衍创作,他对德意志文学的了解,可能不比我低。他为克莱斯特,即便评价是失败的搏斗,但话语里充满了同情。克莱斯特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在此之前,柯尼斯不会把伟大和克莱斯特联系起来。就如同前面所说,剧作、小说和诗歌,三个领域在德意志最多算t2,文学成就和歌德、海涅、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埃里希玛利亚差太远……

 

可以想象吧连柯尼斯这位见多识广的副主席都这样,更何况是其他读者。

 

难怪说,诗人、作家、画家等创意者死后,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会出现顾陆这种最强“辅助”!


 

他目光投向其他委员,发现有两个同行也抬起头,脸色类似,均是凝重而叹息。

 

都是看了第一篇,情绪就难以平复吗

 

其他委员这个其他中,有一位就是先看的荷尔德林篇,她叫贝德,她就是一名诗人。

 

如果克莱斯特是德意志文学领域的t2,那么荷尔德林就——不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