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顾陆和国足(第3页)

“”顾陆额头上都是问号,“不要想太多,我就是个北大硕士生然后去听课。”

看着对方认真的小眼神,顾陆想起了以前高中的招生办主任,他问,“真的像踢馆”

“当然!”向老师点头,“顾老师和元空老师也是五五开的作家……举个例子,给学生讲课是一回事,如果有同等级的老师在场,肯定讲的内容不同。”

五五开——这评价。

从全球名气来说,目前能和顾陆五五开的作家只有一位。元空若听见了向老师的评价,不知道是什么反应。

“礼貌一点,我们……”

“我知道了,我们要乔装打扮,不被认出来。”顾陆说,“我去整个鸭舌帽,这样上半张脸都被遮完了,肯定就没问题了。”

向老师本来是想说,告知元空老师一声。

“也没毛病。”向老师想。

紧接着,顾陆在达教授的办公室,搞来了一顶鸭舌帽。跟着人流,也往百年纪念讲堂走去。

那地儿就在燕园的中心,经常去北大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讲堂有两千多个座位,基本上的庆典啊,文艺汇演啊,大型的讲座,都在这地方举行。

此外,北大图书馆交流室,哲学系和考古系的教室,还有标配的报告厅,这些个地方稍微小了点。还是盛不下元空的“票房号召力”。

讲座分为好几个类型,学术类、论坛类、开放类以及名人类。

“你不是觉得元空的书很压抑吗为什么还来。”

“因为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把书写这么压抑,合理不”

“好像上个月吧,元空老师发布了新书《七出祁山》。本次接受邀请,肯定也有给新书打广告的因素。”

“《七出祁山》我怎么完全没听过感觉网上一点动静都没。不过这书是写三国演义的”

“有点关系吧,更多的是历史对照,和西夏旅馆差不多。一方面是西夏历史,另一方面是结合历史,在旅馆发生的事。”

……

顾陆走进讲堂,已有数百人找地方坐下了,三三两两的。

学生们也是比较自觉的,空出了第一排。这是校领导和老师坐的地儿。

“出新书了”顾陆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元空也是他挺关注的一位作家。

只有西夏旅馆是好书,地球上也有,顾陆本人老早就拜读过。

低头摆弄手机,按道理,元空身为国内一线作家,出版社应该是会投入大量宣发资源的。

几分钟之后,顾陆有点尴尬地放下手机。找到原因了。

元空新书《七出祁山》,刚好是介于借东西的小人和一个叫做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中间。

十分的难得,顾陆两本书出书时间这么近,也只是意外。

你想想,借东西的小人是联合央妈、文明委、作协搞的“新童话”系列。欧维则更加夸张,外交作品,十几国的联合上市,你让出版元空新书的出版社怎么办拿头去打

根据互联网的数据,《七出祁山》只卖出十几万本,这是有点丢失水准的。

等待着苦主的到来,顾陆瞅一眼时间,距离通知的时间,还有十几分钟。

趁着十几分钟,说点国外的事。

大嘤情况不好,毛熊也不遑多让。因为毛熊国摔了一个跟头!

怎么回事呢毛熊国接着上一次国庆闹出的大事,开始向欧洲输出自己的文化。

要重回“欧洲文化的王冠”席位。也不晓得是得到华夏认可飘了,还是因为经济不行,想在文化领域找回一点民族自信。

欧洲文化的王冠——认真来说,毛子巅峰时期,无论是古典乐还是文学,抑或芭蕾,在欧洲还真是保二争一的情况。

可问题是,那么璀璨的文化是国家动荡催生出来的,任何国家都如此。

没有这个前提,想要硬往外塞,也没用处。

毛熊国几个月来的好几个计划全部失败!

文化委员会在对接下来的方针进行讨论。

“英法会阻拦我们回到应有的位置,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等以前的大师,并不足以征服现在的读者群体。要有更新的东西。就好像是《光在黑暗中发亮》续作一样。”

“这部托尔斯泰先生自传的剧作,本来关注度很一般,正因为有新鲜血液,才让这出戏被伦敦大剧院、巴黎大剧院多次演出。”

“我明白了,安排更多作家进行续写,我相信他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涅朵奇卡》我记得也没有完成吧另外,还有对经典乐曲的重新演绎也要抓紧。”

于是乎,毛熊国的第二次尝试开始了。

怎么说呢……《涅朵奇卡》就算了,陀老早年的书,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未完结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能排进前十的程度,真有勇士敢续写吗

不得不说,顾陆真是开了个很不好的头。如果达不到文豪的地步,续写文豪作品就是茅厕里点灯,但达到文豪地步的作家,又有自己想表达的事物和东西,基本不会续写,所以茨威格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你让开挂的顾陆再来,也没办法。

言归正传,第五排的位置,顾陆左右都坐满了人,左右两边都不认识,不过左边的学生动来动去,好像屁股上长刺了。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讲座开始的时间也快到了。

元空是个老练的中年人,穿着行政夹克,再拿着一个黑色的保温杯,发际线很高,光秃秃的脑门反射着讲堂的白光。如果没人介绍,还以为这是学院里的领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