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为何前倨后恭(第3页)

 

青年报:“为什么没有得过重量级奖项的顾陆,会被誉为青年作家标杆”

 

京城日报:“平面国文化公司是顾陆的版权运营公司,也获得了四九城十佳优秀文化娱乐公司……”

 

一条条新闻,都在表明一个消息,那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是非常牛逼的大人物。

 

有照片有视频,周父进行对比,很快同名同姓的侥幸心理被扼杀在了摇篮中。

 

“怎么了”靳茜小声问。

 

“……昨天她带回来的那个同学顾陆……是全球著名的大作家。”周父嗓子好像被掐住,声音非常的沙哑。

 

“顾陆——难怪我觉得熟悉,就是写《小王子》和《威茅斯系列》的那个哇这就厉害了。”周炜想到了什么,突然高呼。

 

毛里求斯最多是语言是克里奥尔语,法语结合方言的一种语言。而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问顾陆也就只有这两本书买到了这国家。

 

没管孩子的惊呼,周父在思考,自己昨天对顾陆的态度应该算不错吧

 

“应该没有慢待吧”周父暗忖,思考着是不是应该上门道歉。

 

也不怪他害怕,按照雄哥所说,这位作家,最厉害的还是社会地位。

 

“既然琳琳她同学那么熟悉,肯定不会出问题吧。”靳茜说。

 

“对对对,她不愧是我女儿,会交朋友这一点完全是随我。”周父这样说。

 

周父老实了……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先说说好消息吧,《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完稿,并发送给新青年出版总社。

 

当然是把原书背景从瑞典改为芬兰,主角欧维和朋友之间的汽车矛盾,从原著的沃尔沃和萨摩,改为维美德和丁尼格菲。

 

还有些许小细节不赘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顾陆全部搞定。

 

坏消息是顾陆忘记给出版社的编辑说一件重要的事儿了。

 

作为出版社在去年就确定好的s+级,汪社长收到后,直接忙开了。

 

三审三校,顾陆的肯定不用走三审的,但校对依旧需要,首先是文字和标点问题的纠正。

 

这方面,经常看实体书的小伙伴就会发现,实体书基本没有引号,对话直接是人名后面用逗号,就接对话。

 

从小学到大的标点规范,这样做无疑是有问题的。但从作家到编辑都好像默认了一样,正是为了信息量和简洁。

 

用引号肯定就要另起一段,十几句话就要占半页。而不用引号,对话可以挤一堆,便于排版。

 

顾陆写的都是畅销书,大多还是使用引号的,除此之外,二校检查格式和图表编号。三校是终稿通读,当然,此外确定字体插图和封面都是火速推进的。

 

安排好了这一切,已是四五点,快下班了,汪社长才有时间好好看看正文。

 

“这书名挺有意思的,有点保罗科埃略《韦罗妮卡决定去死》的味道。”汪社长心想,也就是阅读量大的趣味,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甭管作者有没有这意思。

 

保罗是巴西著名作家,所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挺出名。

 

[他每天一大早就四处巡视,搬动没停进格线的脚踏车,检查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抱怨谁家的草坪还不修剪,诅咒那只掉了毛的流浪猫。没完没了。

 

他想自杀。

 

……]

 

芬兰和瑞典,或者叫大多数北欧国家都一样,严格的垃圾分类,且必须定期修理草坪,甚至芬兰邮局还还开通了待剪的服务。

 

看简介故事也和《韦罗妮卡决定去死》差不多,都是决定自杀,遭遇一些事之后,救赎了自身。

 

开始阅读的汪社长突然被打断。

 

“汪社长,有一个要紧事,”接待处小贺找来。

 

“嗯”汪社长示意对方继续说。

 

“是外交宣传部门打来的电话,他们部门正式告知,因为新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特殊性,所以宣传方面需要配合国家。”小贺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