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真相多种(第2页)

 “它非常有用,法兰西必胜,我们能战胜任何困难!”迪博挥舞着书本,“我,迪博·彭庞,文化与通讯部第一部长,在此表示,将永远和民众站在一起。”

 现场先是捧哏的水军,跟着欢呼“法兰西必胜”,随即,被感染的路人也加入。

 这段发言,和火上浇油差不多。

 更多的失意者、失败者、孤独者、边缘人群购买此书。

 顾陆之名就伴随着书籍远扬法兰西。准确来说,一夜天才已让他扬名,此次更彻底。估计用不上多久,姚小驹就能收到要引入作品的邀请了。

 “重振希望运动成功”获益最大的是迪博,才刚上任就取得了巨大的功绩。

 《环球时报》驻巴黎记者小详,看见了法兰西《世界报》的头版头条,首个反应——

 “现在连世界报也开始搞抽象了?”小详的样子困惑。

 “迪博的鼓舞,翻译作品让法兰西充满希望”

 主标题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副标题:“顾陆为鼓励朋友的作品,鼓励了所有法国人,属于每个法国人的《给迪博书》。”

 “gulu,就是顾陆,推翻巴士底狱纪念日时,这名字也短暂的出现了。”小详接着看,本以为是搞抽象,没曾想内容比现实内容更夸张。

 一个华夏人让法兰西重新伟大……哦不对是备受鼓舞,哪怕有理有据,小详也要出门查看消息的真假。

 到达书店,那黄色封皮的书籍格外惹人注目。

 确确实实都是法国人在购买,并非是在法华人。

 小详观察了很久,也利用报社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几个买书人。

 “听朋友推荐,来购买的”“我有个朋友看完之后没什么感觉”“听说是非常好的一本书”等等。

 也没那些报纸说得那么神奇。

 紧接着小详又在推特上查看相应的关键词,互联网都是在分享这本书带给自己的勇气。如果只看互联网,好像大部分法兰西人都被《给迪博书》鼓舞了。

 好熟悉的新闻统计手段,底层失语,互联网的小部分代表整个国家的大部分。

 “这样下去,这本书会成为国外的《狼道》《断舍离》啊。”这两本书是最常见的实体书,只要有一个小书柜的家庭,基本都能瞧见。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华夏作家的作品在海外收获如此的高人气。小详肯定是选择最受欢迎的真相,脑中草拟稿件的题目《凭什么是顾陆!》。正巧身为驻法的记者,他也知道一点小道消息,过两天文化与通讯部就要颁发给顾陆,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了。

 届时把两件事叠加报道,再把查询一番书籍具体的销量。

 真相也有好几种,好比小详选择的这种,难道不真吗?法兰西好几个权威媒体都报道了。即便大部分报道内容都偏向迪博,可你就说吧,这书作者是不是顾陆?!不得不说,《环球时报》的记者小详这个选择是对的,因为当前还还不算扩散开——至少法兰西精英阶层,和驻华大使馆的法兰西人目前还是没收到风声……

 风向东南,今日飞机平稳。

 狮城樟宜机场的6号出口,人们在此处集合。

 “怎么老师还没来?”顾陆摸出手机看了两次。

 主要航班信息也没显示晚点,难道是拿行李有点问题?刚预备打个电话过去问问,就听到一道熟悉的男声,由远及近的传来。

 屈老师快步走过来,拖着行李箱,在靠近六号门旁边时,还抬步小跑。

 “慢点,屈老师你慢点。”顾陆在人群里锁定屈老师,就上前两步。

 主要是屈老师,四十多岁的年龄,本来正是奋斗的年龄。结果身体一点也不好,一米七居然才一百一左右。屈老师还蓄着长发,从背后看,乍一看像个身材曼妙的女生。

 “陆教授呢?”顾陆往后看了看。

 顾陆口中的老师并不是屈老师,而是这次领头的陆教授。

 “上飞机时,因为行李有点问题,所以改签了。”屈老师补充,“不用担心陆老师,这情况也比较常见。”

 比较常见……好的,顾陆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陆教授不择床,却有些择枕头,基本要用自己的枕头才不会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