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马腿(第3页)
副主编的言下之意是,昨天审到,昨天就发过来了。
康主编肯定认识顾陆,实话实说,哪怕几年没新作品,圈内人也不可能忘记他。
“四五年的距离——太短了。再加上是从少年到青年,变化是不够强烈的。”康主编说。报告是要两个意向差距特别大的,而刘勇介绍的作家成长时间不够长。
“侏儒这类变换人作为意向真的很不同。”刘勇感觉自己跑马屁怎么拍马蹄上去了?
“没想到小顾老师重新投稿我们杂志了。我记得上次是《聊斋新义》吧?非常的精彩。”康主编说,“《侏儒》这篇文章,和聊斋新义比较如何?”
“类型完全不同。”刘勇说,“我看到聊斋新义时,会因为语句的准确,和句子的优美像鼓掌。但《侏儒》是以内容取胜。”
有变化是正常的,就十几岁能写出小王子的人,怎么可能几年还没进化。
“那这篇稿子,我们人民文学肯定要给顶格的价格。”康主编说,人民文学是基于稿费最高的杂志,且没有之一。17年就已是每千字500-800元,《侏儒》一万多字,顶格的话,税前有小一万。
刘勇也不傻,能脱颖而出成为副主编的人怎么可能是傻子。康主编转移话题证明,真的拍马腿上了。
那么下一步是拿回平板吗?可康主编又没有完全的拒绝。
脑子一瞬间有八百个心眼,刘勇决定不提平板的事,找理由离开了社长办公室。
社长目送着刘勇的离开,办公室的门轻轻的掩上,康主编才收回目光。对方也是好心。
可好心不一定能办好事,康主编用手把笔记本的褶皱抚平,可无论如何,那淡淡的痕迹肯定是一直存在的。
康主编埋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挑选,选了两位。一位是“shutup”的刀意向,一位是文学圈的大刘。都挺好,只不过没什么新意就是了。
有了大概,康主编才放松的看起了顾陆的文。毕竟他也是非常欣赏这位天才少年的。
作为边缘人的侏儒,可以说是影视剧最常用的角色。因为本身受歧视的特性,很能表达东西。《一寸法师》的内容在他预料之中,被歧视的疯狂,内容也是比较老套的。
唯一比较有新意的地方是,那惊悚的描写,有点让人发憷。
“和小王子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作者是真有意思。”康主编看起第二篇。
第二篇也不出他的所料,等等这个开头怎么有点不对?
[巴纳布恩马戏班里有一个矮子丑角,到他三十五岁这年,居然又开始长起个子来。学者们为此大伤脑筋,因为他们早有定论:人一过二十五岁,绝不会再长身体。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要压下这件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