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居然不是大熊猫(第2页)
杰西法和阿尔芭两人高高兴兴的加入排队浪潮。
从天空看是一条长蛇爬在广场上,旁边零星的四条小蛇,太可怜了……
唯一奇怪的是有不少法国人和华人,好像木头桩子一样站在原地,不知道在干什么。
长蛇缓慢地向前蠕动。
往前走了四五米,红棚子里传来熟悉的旋律。每个法兰西人都熟悉,是《马赛曲》。
随即,又是不熟悉的音乐。
“旋律非常的激昂,肯定是战斗动员曲。”杰西法说。
有道理,阿尔芭说,“不过我更好奇这里为什么会有马赛曲?”
是啊,这不科学。瞧瞧意呆利,赠送的巴洛克风格雕像。很合理吧?恒河里。
待阿尔芭和杰西法靠近,大失所望,不合理啊,居然是两篇文章。
据说是华夏作家guLu所写,完全没听过,杰西法熟悉的华夏作家只有一个“shutup”,毕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太没诚意了吧。
为什么不来大熊猫呢?来都来了是全球人们都通用的理论,阿尔芭和杰西法就拿起现场的平板看看。
棚子内共有20台平板,都安装了特殊的系统,不能返回主页面,只能观看两篇文章。
红棚子的工作人员有法国人和华夏人,前者是法兰西外交部门的,后者是驻法大使馆的人员。
分工明确,前者负责讲解,后者掌管小音箱。新一批开始看了,马赛曲放!
“就像听了陌生人口授,鲁热愈来愈疾速地写下歌词,写下乐谱——风暴从未像此刻一般,席卷了他那原本狭隘的市井小民的心灵。”
“然而,又过了一代人的时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马赛曲》早已成为法国国歌,在法国的所有前线重又响起《马赛曲》的战斗歌声。于是这位小小上尉的遗体被安葬在荣誉军人院里,同另一个小小的少尉拿破仑的遗体比邻……”
杰西法和阿尔芭看完,并未有驻华大使迪博那么激昂的心情。倒是和爱不爱国无关,主要是迪博先生有长期远离祖国这一层的情感加持。
中文互联网上有一句话,一战把法兰西的血性都打光了。此话更多是调侃,作为gm老区,法兰西的抗争精神,一直很强。
毫无疑问的,文字和音乐一起渲染出了法国那段抗争史。
看着文章,耳边环绕着马赛曲,尼玛简直是作弊,哪有一边看一边放Bgm的。关键这Bgm还是国歌。杰西法胸腔中也好像有东西要涌出,而阿尔芭眼眶红红的。
马赛曲好听,只不过另一支曲子就有点吵了。
《一夜天才》大概一万多字,而马赛曲才多少分钟啊。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放两轮,差不多才能看完。
杰西法和女友看起第二篇《新的长城》。
他们从小并未学多少华夏的历史,就高中的世界历史中,关于华夏的内容多一点。可高中的历史就是问题导向了,更多的内容是1949年后华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头一次经过一篇文章,了解到另一个民族的苦难。用《新的长城》中的描写,华夏在亡国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