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王之预言(第2页)

 不单单是信件的优待,还有特产。陶瓷艺术品是每位参赛的作家都有的。但火腿是只有顾陆才有的,是莫亚私人掏钱送的。

 开玩笑,这种等级的吹捧文章,你拿给公知大v再多钱也写不出来。若不是两国的文化交流,顾陆还真不会放出来。

 他是很快就把此事抛到脑后了,开始做暑假作业。

 顾陆可以不做,用胡主任的说法是“充分给予创作空间和时间”。但实际英语、语文等三四个科目,顾陆还是会完成。

 就跟上课一样,理科基本不听。文科没意外的话会听课。努力学习也算是知识积累的一部分。

 首次参与大事件的顾陆还不知道,交流会的后续还没结束。他以为收到特产就完事了……

 “辛苦了陈教授,西班牙方对本次交流非常满意。”曲科长夸奖。

 即便在体制内混迹了大半辈,陈教授还是不喜欢“官腔”。比如领导的夸奖。再大的功劳,领导也是不咸不淡的夸奖,好像是一件小事。

 更令人厌烦的是,陈教授自己也染上了官腔。

 “太极拳在西方推广,和弗拉门戈舞在外国的推广都非常顺利。”曲科长看着本届交流团取得的成果,“两国邮政部门联合发售建交三十周年纪念邮票。”

 “还有线上线下的论坛,还有多个高校之间签署的备忘录……”

 涉及方方面面。

 这么多事必然不会仅仅是一个交流会就能决定下来的。文化交流有用,但没如此大效果。决定因素是两国的贸易,能一起挣钱。很多合作早就确定,只是借由这机会落地。

 “陈教授,顾陆同学写的文章那么好吗?比双池、陈忠识他们还要好?”曲科长看完报告后询问。

 报告里讲述了莫亚特别感谢了顾陆,写来了精彩的文章。

 怎么快速给并不是文学专业的领导形容呢?陈教授采用类比,“比《少年中国说》也只逊一筹。”

 少年中国说他知道啊,某次会议上大领导还提及了此文章。关于这点新闻是没播报的,但曲科长肯定看过。

 “这么高的评价吗?《少年中国说》,一代雄文!”曲科长感叹,“临时指派的主题居然也能够写出这么精彩的作品。我们还是低估了这位顾陆同学。”

 赵主任要高兴了,因为顾陆是他们部门举荐的。本想说是给顾陆一个镀金的机会,没想到却血C!

 “我们是要多给年轻作家一些机会。”曲科长说。

 多给机会?陈教授琢磨到一丝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