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锦鲤妻海清如梦

第445章 独挡一面(第2页)

 床榻上的周娘子突然攥紧床幔,半夏立刻将浸过甘松的软木塞进她齿间。廊下候着的产婆扒着门缝偷瞧,眼见木香端着药汤健步如飞,忍不住跟药童嘀咕:“这些医女接生竟比老身还利索,连防惊厥的招数都备着。” 

 当胎头娩出的瞬间,紫苏左手稳稳地托住婴儿那柔软的后颈,仿佛捧着这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小心翼翼;右手则轻轻地顺着产道旋转了三寸。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技巧和力度却只有经验丰富之人才能精准把握。而这胎位矫正的手法,正是几日前师父在那被鲜血染红的被褥之上,用参汤一笔一划仔细地画给她看的。 

 就在此时,婴儿发出了一阵响亮的啼哭声,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声鸡鸣,清脆而又充满生机。 

 听到这声音,一旁的忍冬赶忙捧来了早已准备好的、经过艾草熏制的襁褓。只见她手脚麻利地将婴儿包裹起来,每一个动作都轻柔无比,生怕弄疼了这刚刚降临人世的小生命。 

 与此同时,忍冬还轻声念叨起了《育婴经》中的经文:“初生拭口需细帛,脐带剪三留七分……”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便到了三日之后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房间里,照亮了那依旧弥漫着淡淡血腥味的空气。 

 紫苏静静地坐在床边,看着熟睡中的婴儿,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但又幸福的笑容。此刻,窗外传来了鸟儿欢快的歌声,似乎也在为新生命的诞生而欢呼庆祝。 

 慧养堂朱漆大门刚启,便见周家当铺的伙计抬着鎏金匾额候在阶前,红绸覆盖的“杏林圣手”四字映着朝阳。 

 对面茶楼的说书人把醒木拍得山响:“列位看官,且说那慧养堂四位医女,接生手法比宫里的稳婆还讲究!单说那止血的蒲黄炭,定要炒至焦香而存性” 

 后院里,李宝儿倚着药柜翻看医案,听着前堂此起彼伏的求诊声。紫苏捧着新制的《产科实录》进来,书页间夹满染着血渍的桑皮纸——每张都记着周娘子生产时的脉象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