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曲线攒功德(第2页)
而谢老爷子大义,一心只为边关百姓,为战事大局,丝毫没想过贪图什么功劳。虽说事后朝廷返还了这笔粮食,但谢老爷子扭转战局的功劳是不能磨灭的。”</p>
谢既白闻言,心神动荡,久久不能平静。</p>
话说回来,好几年前,他也听老爷子遗憾地说过,当时没想这么多,甚至不敢多想,将军功白白让给施家。</p>
不然,谢家早已脱离商籍,混上了官身。</p>
哪怕不能把持什么权力,至少子孙后代可以参加科举了。</p>
等他反应过来,敢这么想时,已过去十年,皇帝早已对当年一战的功过落下赏罚,再提又不合适了。</p>
却没料到,施窈一个闺阁小女孩,十几岁大,竟想了老爷子不敢想的!</p>
还有施窈最后一句话,朝廷返还粮食——啊呸!返还了五成,也叫返还了!</p>
剩下的五成老国公实在没法子,上面贪惯了,他倒是想都还了,可总不能拿自家的钱财补朝廷的窟窿吧?那得把国公府掏空喽。</p>
虽说是自家看守不力导致粮草被烧,可看守粮草的兵丁是朝廷的,不是他施家的私兵呀!</p>
最后,老国公这指缝里漏不出一颗米的老狐狸,便拿一个孙子的亲事来抵。</p>
谢家人微言轻,只得捏鼻子认了。</p>
好在这些年背靠国公府,稍稍借了点力,谢家生意做得顺当,没有遇到大的刁难,也算把当年亏的那一半粮草赚了回来。</p>
施窈笑道:“我想,这样的谢家,比那些官夫人更为可靠呢。她们手底下办事的不知有多少心眼子,我的血汗银子不知有几个铜板能换成粮食,送到灾民手里。</p>
谢公子,不知谢老爷和谢公子可愿意帮我这点小忙?</p>
银子我先给你们,你们看着从封州附近的城镇调集粮食,送到灾民手里。这中间产生的任何人力物力费用,都从我的银子里面扣除。</p>
若有剩余的,再买了粮食送去,若不够,公子可借着来国公府请安,尽管问我的丫鬟要,多的没有,一二千两银子,我还是能凑得出的。”</p>
谢既白吸了口气问:“多谢姑娘信任。能帮是能帮,可,姑娘要捐多少银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