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结亲不成反成仇(第2页)
两方人马拉架,撕撸开二人。</p>
这情形,两家的亲事眼看着结不成,是要结仇了。</p>
宁远侯要讨回定亲信物,镇国公体面尽失,当即也要退亲的,因定亲的玉佩没戴在身上,这才罢了,与儿子侄儿们匆匆回来。</p>
镇国公气得狠,回来到处找鞭子抽施明晖。</p>
施明晖梗着脖子说不后悔:“儿子只想娶葛四!”</p>
他的伤势本就不曾痊愈,哪里能再吃一顿鞭子。若非众人拦着,那鞭子就落在了施明晖的身上。</p>
最后,他让施明晖跪在郑氏的床头,什么时候郑氏醒了,他什么时候起身。</p>
思及今日所受屈辱,镇国公的手蠢蠢欲动,又想抽施明晖了。</p>
太夫人从未见长子这般丧气过,长子从小到大都是稳如泰山而游刃有余的。</p>
她语重心长道:“老大,以后切记要多多管束儿孙,经了这几遭,也该醒悟,凭我们家大业大,也搁不住儿孙无法无天,放浪形骸,箕裘颓堕。</p>
老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再这般下去,祖宗基业不但不能继承,门楣不能光耀,反要败落了去。”</p>
镇国公轻轻扫过一眼洗耳恭听状的施窈,恭敬作揖:“儿子受教,以后定会严加管束儿孙。累母亲劳心,都是儿子不孝。”</p>
底下坐着的女眷们,纷纷起身,恭谨肃立。</p>
施窈忙起身,立在炕下,垂手而立。</p>
太夫人轻轻拍了拍炕桌,眉眼里满是倦怠:“真要听进去才好。越到高处,越要谨小慎微。须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不可纵得儿孙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p>
不说远的、书上的那些,只说近前,你瞧瞧安远侯府宁家是个什么名声,你可看得起他们?他们的今日,便是我们明日的镜子,我们当以此为戒。”</p>
镇国公紧绷着脸道:“母亲说的是,儿子谨记母亲教诲。”</p>
施窈等人回道:“谨记老太太教诲。”</p>
太夫人便不再说什么了。</p>
听没听进去,看他们往后的行事。</p>
镇国公又劝她回去,不要沾染病气,否则郑氏养病也不安心,太夫人便起身,扶着施窈的手,由镇国公一路送到甘禄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