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关雎苑(第2页)

可怜的老嬷嬷从快晕倒的状态里,骤然满血复活,吭哧吭哧喘了两口气,笑道:

“三爷应早些与老奴说的。这是应当的,女子过了及笄,身子骨长好了,更好些。”

两人打哑谜似的各自说完,老嬷嬷便将帕子留下,又向施窈福礼,这才告退。

施窈懵了一阵。

然后,她默默感谢含蓄却勤劳的同胞们。

因为他们的勤劳,大兴朝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人口繁茂,据朝廷统计,超过了一亿!

因此,朝廷对繁衍人口不是那么迫切,规定女子十六及笄。

律法上,女子十六周岁之后方可成亲。

不过,百姓们更想早些繁衍子嗣,大部分女子十五六就嫁了,民间也有十三四岁就嫁了的,更落后的地方,十二三岁嫁人的也有。

昨夜,太夫人为警醒她,早婚早育的危害,特意讲了些落后地区,十二三岁女孩嫁人生子的惨状。

施窈昨晚原封不动,将原话一字不落地转述给谢既白听。

谢既白欣然赞同,说等她过了及笄礼,再行洞房之礼。

二人约法三章时,各盖各的薄被,平平整整,规规矩矩躺着,被子中间隔着楚河汉界。

梳洗妆扮完,小夫妻俩并肩向主院去。

出了院子,施窈回头一瞧,院子的牌匾上写的是“关雎苑”,与她在国公府住的院子名字只有一字之差。

院子门口挖了一口荷塘,熹微的晨光里,两对鸳鸯躲在岸边重重叠叠的莲叶下,正交颈好眠。

谢既白轻咳一声,掩下不自在,与她解释:“院名是亲家大嫂子建议的。”

施窈惊讶:“我大嫂?”

“是。”谢既白微微笑了笑,“我想着,与你名字相合,便用了。你若不喜欢,可换个喜欢的,我叫人去打。”

他个子高,步子大,一步顶施窈一步半,才出院子,便走到施窈前面去了。

察觉到不妥,忙停顿下来,之后放慢步子,与施窈慢慢走着。

施窈挑了挑眉,伸出手,轻轻挽住他的手臂。

谢既白身形一僵,耳根渐渐红了,不敢看她,只去瞅莲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