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失踪的夏二愣
捅破窗户纸,新郎新郎就进入二人世界。新婚夜是不关灯的,初晴眼睛透过窗户上的洞,一眼就看清楚大红喜床上的情形。
已经是深秋,夜晚满是寒意,房间内可能暖和一些,也可能年轻人激情升温,新娘新郎脱掉所有遮挡,正在翻云覆雨。
初晴第一次见到现场直播,还是自己好奇偷看,搞得猝不及防,一下子呆愣在当场。
她的身份,听房这种带点恶俗的事情,自然不会知道。
刚才一群人偷看,初晴下意识觉得有好东西,纯粹好奇。
初晴三观尽毁,一时反应不过来,呆呆站立,浑身一阵莫名其妙的燥热。
“你真香。”新房内,新郎一边战斗,一边说着情话。
“我昨晚没来得及洗澡,汗味吧。”新娘吃吃笑着。
“汗味也香,你身上哪都香。”
“哪都香?”
“是的。”
“你闻闻这……”
这话好不要脸!初晴都替对方脸红,自己脸颊滚烫。
幸好,乔宇及时拉着她的手,快步离开。
“他们怎么能这样。”
初晴陪着乔宇继续在村中间道路上走,同时轻声念叨着,平复心中的震撼。
“人家也没有错,是你偷看的。”
乔宇忍不住笑起来,这姑娘,估计没见过这么大尺度的事情。
要不?改天带到花旗镇看场小电影。
“你是不在笑话我。”
初晴胳膊抵了抵乔宇,声音带点娇嗔。
可惜月光很淡,看不清她羞红的脸颊。
“没有,绝对没有笑话你。”乔宇急忙解释:“这在农村,很平常,刚才那群小孩,就是听房凑热闹,如果他们听到什么,明天全村都能传开新娘新郎的笑话。”
“你从小到大,是不是经常听?”
初晴仰脸看了一下乔宇,眼中亮光一闪。
“也没有,只是偶尔几次。”
乔宇有点心虚,他和黄皮皮听房每家都不漏,不仅如此,女人洗澡也没少看过。
“听到什么奇葩的吗?”
“村口二秃子结婚。”提到听房,作为资深爱好者,乔宇本能地脱口而出:“新娘说,你脑袋小,哪头进……”
乔宇哈哈笑了两声,这可是村里最经典的笑话。
不过,好像不适合小姑娘听。
乔宇笑了两声,戛然而止,强行扭转话题:“其实,我和黄皮皮更喜欢夜里抓狗,然后烤着吃……”
夜很静,两个人在村头小桥上停下,依偎在一起,看着桥下白花花的河水。
乔宇轻声叙说,初晴静静听,两个人似乎和乡村夜色融在一起。
“二愣子就是我们俩的跟屁虫,但他性格很好,嫉恶如仇那种吧,可惜……”
提到夏二愣,乔宇停顿一下,猛然跳起来,一边在桥上不安转悠,一边不断拍打自己的脑袋:“完了,完了,我怎么把这事忘记了。”
“什么事?”初晴随口问。
还没等乔宇回答,一辆摩托车从村外行驶过来,到近前停下,摩托车灯照着乔宇和初晴,黄皮皮阴阴笑着:“大半夜在这浪漫,这又是谁家姑娘,长得挺俊。”
“黄皮皮。”乔宇却没心思开玩笑,走上前,一把抓住黄皮皮的衣领,大声吼道:“二愣子出狱,不是说好让你去接的吗,人呢。”
按照时间推算,二愣子已经出狱,但村子里没有见到他。
这让乔宇自责,还有点心慌。
“我他么怎么知道,你自己离开就是很多天,我也忙得脚打后脑勺,哪能想起那个混蛋。”黄皮皮哼了一声:“那小子皮实,死不了,你有闲空,明天去看看。”
“你还是不是他兄弟。”
乔宇怒吼,黄皮皮推开乔宇的手:“我没那么个蠢兄弟,玛德,玩个女人,把自己晚进牢里。”
说完,黄皮皮一拉油门,摩托车飞驰而去。
“玛丽隔壁。”
乔宇恼火地骂了一声,也没心思和初晴闲聊,两个人回到小洋楼。
乔宇上楼不久,二楼房间内,初晴穿着一件睡衣,拉开门:“我病好像要犯了,去乔宇那。”
“……”
齐明秀看着初晴的背影,微微发愣,丫头,我怀疑你是装的。
不过,初晴的病情这两天确实没有发作,或许今晚到时间呢?
三楼,乔宇烦躁地抽着烟,见初晴进来,愣了一下,把烟头摁灭。
然后,侧身躺在床上,初晴依偎在他怀里。
进行轻车熟路的治疗,只是,乔宇心中惦记着夏二愣,心一时平静不下来。
“我没洗澡。”初晴轻声说着。
“没事。”乔宇随口敷衍。
“……”
初晴脑袋向乔宇怀里钻了钻,不是应该回答,汗也很香吗。
那对新娘新郎就这么说的,难道我真的不香?
心中不安了一会,初晴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乔宇就迫不及待爬起来,招呼齐明秀和初晴,驾驶面包车,去劳改农场。
村头小桥上,黄皮皮招手,也钻进面包车,路边,有个姑娘大声叫喊:“黄班主,今天刘苏安排你几场演出呢。”
“她爱咋咋的,老子今天没心情。”黄皮皮直接挥了挥手,粗暴地吼着。
“你不是说没夏二愣那个兄弟吗。”
面包车继续向前行驶,乔宇瞪了一眼黄皮皮。
“他要是死了,我去帮他收尸。”黄皮皮闷声回答,大大黑眼圈,显然昨晚也没睡。
面包车午饭后赶到劳改农场,一打听,不仅仅过了和夏二愣约定的一个月,夏二愣还提前释放了。
也就是说,上次乔宇来过后没几天,夏二愣就离开了劳改农场。
“现在怎么办?”
出了劳改农场,黄皮皮闷头抽着烟,一脸纠结沮丧。
“记得夏二愣在这有个相好的,我们去打听一下。”
乔宇忽然想起那个叫侯娟的女人,每次过来看望二愣子时候,他总会要求送点钱财给那个女人。
半个小时后,面包车进入一个村庄,很容易就打听到侯娟家,不过,刚在门口停下,就冲过来很多村民,手里拿着各种工具,气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