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软骨头和忍辱负重(第2页)

“所以,这和那件案子究竟有何关系?”

于康讳莫如深,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大人以此案扬名,得以升迁,该也以此案立足北镇抚司,去掉‘暂理’两个字。”

徐良一乐:“原来你是为我好。”

“大人明知我心中所想,何必话中带刺?”

徐良叹了一声,直直盯着他看,似要透过这副皮囊,看看这皮囊之下,究竟都隐藏了些什么。

“我真有些后悔将你收进锦衣卫,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人,我想我是甩不开了。”

“大人的性子,我也是越接近越欢喜,这才畅所欲言。”

徐良苦笑:“可是我觉得,和你离得越近越危险呐!今后那些话,休要再和我说,我只是想为太皇太后和陛下,做些分内之事,”

……

都察院狱的一间牢室里,于谦静静坐在角落。

都察院监察百官,狱中所关押的,都是身上担着案子,或被言官弹劾的命官。

没进过牢狱的人,或许会觉得,独囚一室可以图个清净。其实真实情况则不然,他们实不知,一人独囚于室,那种寂寞难耐,才是最难熬的。

于谦此刻就是独囚于室。

他独囚于室其实并不是有人故意‘关照’他,而是他自己要求的。

夏虫不可语冰——这是他对之前狱友的评价。

系狱这半月来,于谦大多都是静静坐在角落遐想。

各位看官可别想错了。他并不是自怨自艾,哀叹命途多舛。对于坐牢这件事,他其实看得很开。

他向来如此,做了就是做了,从不后悔哀叹。

他坐在角落,想的不是任何事情,而是在作诗。

自入狱第一日起,他便限定自己,三日之内必做一诗。第一日初稿,第二日修改,第三日定稿。

每日如此。

至今日,已是他第六首诗了。

他在角落冥思苦想,只为昨日初稿,有一个字不甚满意。

几番偶有所得,填入诗句中,吟诵几遍,又觉得还是欠缺一丝意境。

正当他陷入焦灼,天人交战之时,牢门外响起一声轻唤。

“廷益兄倒是清闲得很,又在作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