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胡同的影子

晚间,和柳媚儿见完面回到家时,刚过了二更天。

放在平常,于康都是尽量避着人走。

尤其在宵禁后,遇见巡街的兵士,更是能躲则躲,尽量不惹麻烦。

但今日,于康却一改平日里的作风。大街之上,大摇大摆的走。

巡街兵士将他喊住,挑着灯笼凑近了细瞧,见他身上穿的锦衣卫制装,都一个个似眼瞎目盲,直接转身离开。

一连碰到几波人,都是如此。

只这一身衣甲,连制牌都不用验看。

锦衣卫声名,可见一般。

白日里,离开慈宁宫时,太皇太后已经下了令旨。

又拨了二百名禁卫,让将牵涉火器走私案件的相关人员,就地看管。

直至朝廷下明旨后,再将所有相干的人,移交给办案的衙门。

事已至此,于康和徐良在没有明旨下达之前,只能先行‘避嫌’。

政务就是如此。

要名副其实。

尽管陛下和太皇太后升了徐良锦衣卫指挥佥事。理北镇抚事更是有意铺垫,让徐良接管此案。

此事本来也是水到渠成。

但明旨未下之前,还是无名无分。

之前私自调动禁卫,陛下虽没说什么。但难保朝廷有些官员风闻奏事,以此攻讦徐良这位即将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即便再不愿意,二人也只能俯首领命。

不过,介于徐良和他身份‘低微’,于康也早就猜到可能会如此。所以事先已经安排了人,该监视监视,该追查追查。

这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相结的好处。

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回京至今二十余日,于康忙于各种事情,他甚至没有请托关系,去看一眼父亲。即便阁老曾提过,要是他想去,可以安排。

但他回绝了。

就连母亲和小妹,他也一直阻止,不让去牢中探望。

于康明白父亲的脾性。这个时候,他不愿。

不是不愿见亲人,而是不愿让家人亲眼看到他身处牢狱之中。

父亲是个执拗的人,也是个骄傲的人。

他的骄傲在家人面前,永远是顶梁高柱一般的存在。

他在后辈面前,慈爱的一面甚少表露。但所行之事,却永远要比说的更多。

如二郎有些惧怕父亲,父亲在他眼里,巍峨如高山。他一直仰望和崇敬之心相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