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六年初勒愚驴
第四十九章 纠结的金英(第3页)
正统皇帝年幼,她大权独揽。又有人议论,后宫干政,乃是国朝衰弱之相,亦是后宫乱政之前兆。
这一切,张氏都瞧在眼里,听在耳中。
奈何皇帝实在懵懂,这一切,她也只能听之随之。
这两年皇帝慢慢大了,她也在慢慢衰弱老去,至此,也是将权利归还给陛下的最好时机。
她自己干脆落个清净。
正统皇帝初涉朝政,自然想要做出些事情。加之又受自小陪着他的大伴,如今的司礼监掌印王振循循善诱。
以致于外朝官员,动辄受罚。
荷校,下狱,各部堂官几乎轮了个遍。
好在只是对京中官员严苛,对各地方官和巡抚地方大臣还算宽宥,大明朝这才没出什么乱子。
但总归让在京官员认识到了王振对于正统皇帝陛下的影响力。
近两年来,在京官员中。
善经营者,阿谀逢迎之举,屡屡突破道德下线,跪拜内廷太监已成常例。
勇于任事者,未免内廷掣肘,也都各自送上孝敬。
这时候,所有人又都开始怀念,朝初时太皇太后秉政那几年。于是又一改之前口吻,明里暗里开始劝说太皇太后出山。
只是这次,他们没有像之前那样,得偿所愿。
她太老了,而且身体也在一天天变差。
久卧病榻的她,就连陛下每日请安问福的常例,也让减省了许多。
朝中的事情,仿佛一切都和她没了关系。
她似乎只想清静的走完这最后一段路。
今日午间,太皇太后张氏感觉身体轻健了许多。一时兴起,就让随侍多年的女官徐姑姑,陪她游园。
哪知徐姑姑刚安排停当,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慈宁宫管事大太监兴安,急匆匆进了屋子。
等兴安磕完头,行过拜见礼,说出来由。
太皇太后还在思虑,一旁徐姑姑却早已急的脸上红扑扑的,她有心向太皇太后请示,却又怕扰了老人家思绪。
她的心思自然瞒不过相处多年的兴安。
于是做起了这个中人:“徐姑姑多久没见徐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