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火热的内阁(第2页)

“啊!”曹鼐、马愉惊得张大了口,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二人也没料到,于谦上疏,竟和杨士奇有牵涉。

杨士奇跺了跺脚:“此事我不能不管。二位稍待,我这就去寻司礼公。”

说完,就要出内阁值房。

“阁老!”二人一边一个,将杨士奇裹在中间,拦住了他,不让他走。

曹鼐往旁边扫视了一圈,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阁老,您再仔细想想这件事,于廷益打入京那日算起,这都多少时日了。”

“显然是那位故意压着行在兵部的折子,不想让他见到陛下。”

“我猜,只要他还在京一日,那些人总会挑出他的错处。不在此,就在彼。”

“这次之事,是有谋划的,甚至可以说筹谋已久。”

“否则,何以解释,从于廷益递上折子,到李锡和科道言官参劾,再到拿人下狱,就只用了大半日时间,还将所有人瞒的死死的?”

曹鼐说的急,生怕杨士奇因为自责,一时没想通其中关节,忙做提醒。

杨士奇当然也有怀疑。

地方大臣,奉中旨入京奏对,从未有等这么长时间不宣召的。

杨士奇自认历事已久,自是看出其中有蹊跷。

事出反常必有妖。

司礼监那套陛下西苑研习箭术。兵阵。为麓川之征壮行的说辞,他是一个头发丝也不信。

说的难听点。

即便是确有其事,那也是王振撺掇的,故意做的局。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之前劝于谦稍安勿躁,静等内廷旨意召见的劝慰。

曹鼐所言,现在仔细想想,果然不难看出,对方步步为营,不是一日之计。

马愉见杨士奇不说话,有些担忧道:

“阁老,看来这次,对方真的是想要了于廷益的性命。”

“他敢!”杨士奇一瞪眼。

历事四朝,久在上位,气势发作之下,虽年过古稀,垂垂老矣,却也不由得让人为其势所摄。

马愉却在此时,继续拱火一般:

“就怕不死,也得脱层皮,最后被赶出京师,打发个闲散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