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尿尿御史(第2页)

“老子姓于,于谦的于。”

话音刚落,于康屁股就挨了一脚。

于康怒而回头,后讪讪一笑,拍了一记:“爹,您的气力见涨啊!”

说着话,刘年也到了跟前,淡淡扫过几名皂隶。一边强颜欢笑,一边拱手打揖:

“廷益兄别来无恙!”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

于康见他故意套近乎,眼中闪过一丝讥色。

这刘年在官场上,向来有「好好先生」的美誉,虽和父亲同朝为官,却并无深交,但父亲似乎对刘年的印象不坏。

这也是为何,于康会刚刚挨父亲那一脚的原因。

父亲或许不知,但于康却很清楚。

这刘年早已暗自投效到了王太监门下。

且其真实为人,也并不如外界传的那般——「忠厚豁达」。

刘年笑脸相对。

于谦也一抱拳,算是打过招呼。继而看向跪在地上的几人:

“这几人当值期间饮酒。又不问缘由,肆意凌辱他人。刘大人何以如此御下不严,放任不管?”

于康扶额无语。

刘年也冷眉冷眼。不过冲的却不是于谦,而是几名皂隶。

最后又长叹一声,忧心忡忡:

“近些时日,京城盗匪肆意作案,加之又有夫役、工匠暴乱逃逸。”

接着又郑重起来:

“五城兵马司身负巡捕、缉盗之责,奈何人手实在不够,是以往各处衙门借调了不少人手。这些借调来的,其中不乏一些闲吃懒事的,这几人是顺天府借调来的。于大人放心,此事我绝不会姑息,一定从严处置。”

于谦听完,脸色果然好转。

于康继续撇嘴,面露不屑。

这一切也自然都被于谦看在眼里。

于谦、刘年又寒暄了两句,父子二人告辞离开。

刘年望着牵马离开的二人,眼底一丝嘲弄一闪而过。

东城兵马司的守卫,已经开始轰散瞧热闹的百姓。

人群中,一些胆子大的,口中不乏一些污言秽语,声音虽低,但刘年还是听到了耳朵里。

「尿尿御史」。

这个称呼让刘年火冒三丈,差点压抑不住爆发出来。

人人都喜欢窥人隐密,当作笑谈,这件事恰恰又是他们亲眼见证。

「尿尿御史」这四个字,很快就会传遍大街小巷。他这一生,很有可能会牢牢和这四个字牵连在一起。

刘年心中翻江搅海,如万马奔腾。

但众目睽睽,他权当没听见,甚至丝毫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只是看着于康离开的背影,刘年的双目似要喷出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