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如愿(第2页)

 直到第二天一大早。 

 薛瑄点齐人马,亲率大理寺一干捕官、差役,直奔功德寺而去。 

 众人都未曾想到,这薛瑄竟然选择的是最难的一处。 

 现今谁人不知,太皇太后有意保下英国公府这位嫡孙。 

 虽说这其中究竟是英国公府的面子,还是北镇抚司那位正如日中天的指挥同知的原因,至今仍无人知晓。但并不妨碍,从太皇太后手中将人讨来,难如登天。 

 要不然,依着喜宁的性子,也不会忍到现在。 

 所有人都在等着薛瑄铩羽而归,灰头土脸的回到衙门,乖乖的去磨另外两家。 

 哪知就在薛瑄前脚刚率人前往功德寺的当口。 

 一则消息在城中蔓延开来。 

 …… 

 这薛瑄行至半途,便被一伙金吾右卫大头兵拦下。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况且这些兵还是受皇家命令,巡视功德寺四周。 

 前次刑部侍郎何文渊就是被这些大头兵阻住去路,连功德寺山门都还未到,便铩羽而归。 

 不过,薛瑄却是不同。 

 只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那领头的百户便满头大汗的前去禀报。 

 指挥使钱贵亲自来迎,将薛瑄等人领至功德寺寺门前。 

 “少卿,你求见太皇太后的消息已经递进去了,至于她老人家见不见你,却是不知,接下来你自己看着办。且记一点,寺门不开,便是太皇太后不愿见你,不可擅闯,不可喧闹。” 

 薛瑄谢过钱贵,待钱贵摇头离开,薛瑄当即跪倒在寺门前。 

 这一跪,便是整整一天。 

 期间,寺门一直紧闭。 

 期间,众差役也一再相劝离开,去另外两家,薛瑄只是不理,身体挺立如劲竹。 

 许是感动了佛祖,直至白日临昏,终于还是跪开了功德寺的大门。 

 不过,薛瑄并没有如愿见到太皇太后。 

 见他的,是老人家身边的管事

大太监兴安,且兴安是携百户张杰出寺。 

 兴安此人,薛瑄虽未打过交道,但曾听同年于廷益谈及过此人。 

 于廷益论及此人,竟颇为赞许。 

 要知阉党为祸,于廷益数月前还因为阉党陷害,被下了大狱,差点身死。 

 在经历过那遭横祸之后,于廷益依旧还能对这兴安的为人,大加赞赏,可见这兴安为人当有其过人之处,并不是王振之流。 

 有着于廷益金口作保,薛瑄自然收起成见。 

 这兴安也是个爽快人,也不拐弯抹角,直奔主题。 

 “少卿,人可以交给你了,只是有几句话,太皇太后让咱说与少卿听。” 

 薛瑄也答的干脆,立即拜倒:“臣恭听太皇太后懿旨。” 

 兴安连忙去扶:“少卿不必如此,太皇太后说了,就是几句闲话。” 

 薛瑄执意不起,兴安只得作罢。 

 接着便直了直身体,挺了挺下颌,直言正色道: 

 “太皇太后说了,锦衣卫百户张杰先前功德寺护卫有功。如今他牵涉命案之中,虽实有内情,但国法森严,不可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