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错着(第2页)
这番话将朱祁镇听得喜笑颜开。
“王先生为国事操劳,休沐本是应该,算不上恩典。反倒是若因为国事累坏了身子,到时候朕身边没了王先生辅佐,那才是有负朕恩。”
两人一番你来我往,好一出主仆情深的戏码,倒把边上金英惹得尴尬,恨不得立即抛下手上一叠奏折离开。
好在二人很快便回归主题。
金英禀了几件事,说不得有多急,很快便议妥了,只待发放内阁,命照办。
直到金英带来的那叠奏折只剩一副。
金英先是不住的飞瞟王振,王振自然瞧见,心中便有些不乐。
刚刚金英所带来奏折上之事,都算不得有多急,偏偏与他说的不一,平白耽搁时间。
如今又不时挤眉弄眼,王振心中自然不喜。
只见金英恭敬向朱祁镇递上最后一副奏折。
“陛下,有大理寺少卿薛瑄请旨,审理何家五口与锦衣校尉许胜命案。”
说完,趁着朱祁镇接过的功夫,竟又对王振暗暗飞去一记眼神。
王振愈发着恼。
这时听见朱祁镇说道:“薛瑄,可是王先生的那个同乡?”
王振只得回道:“正是此人!”
朱祁镇笑道:“上次王先生为避嫌,故意向朕又举荐了别人,只是那人实在不堪用,又是个短命鬼,最终还是便宜了这薛瑄,那次可是王先生唯一看走了眼呢!”
“都是奴婢识人不明。”
朱祁镇摆手。
“说起来,刚刚正愁何文渊辞官,主理官待重选,你这个同乡便来请旨,看来此人确实和王先生有缘。”
王振一时语滞,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于是问金英道:
“何文渊刚辞官,他就来请旨,难道是商量好的不成?金公公可知此间有何内情?”
四目落在金英身上,金英又是暗自飞给王振一记放心的眼神,才回道:
“好像是薛瑄得知了何文渊因为办案不力,羞惭要递辞官折子,于是登门劝解,两人说的不好,大吵一架,就递了请旨折子。”
“此案与他何干,他如何能与何文渊吵在一起。”朱祁镇皱眉问道。
王振回答道:“这二位,一个是西杨先生姻亲,一个是永乐十九年进士,西杨先生的学生。这薛瑄该是因他座师之故,才去劝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