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畅谈(合章)(第3页)

 这些话常在耳边,朱祁镇几乎都不用去想,自是有现成的答案。 

 可是话一出口,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几乎同时,他明白了皇祖母说的这些话,究竟何意。 

 「是为了那件案子么?」 

 肯定是杨士奇说了什么,朱祁镇几乎可以肯定。 

 继而又想起刚刚的回答,朱祁镇顿时心中有些慌乱。 

 这些,张太皇太后自然也瞧在眼里。 

 “孩子,

圈禁工匠的案子闹得这么大,这可是天子脚下,堂堂京师地界,死了那么多人,还传的沸沸扬扬,若是轻饶了那些为祸的人,百姓们会如何想?远在京城之外的各地方,除了同样的事,地方官员又该如何处置?难道也像今次一样,陪些银钱便算了账?” 

 朱祁镇道:“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对孙儿忠心耿耿,难不成还能将他们杀了不成?若是这样,孙儿岂不是要落个刻薄寡恩的名声!况且他们已经都知道错了。” 

 “陛下觉得他们会改?” 

 “既知错了,当然会改。” 

 “若是他们之后还犯呢?” 

 “那怎么会?他们都已经向朕保证过了,以后绝不再犯。孙儿也知道他们做的过分了,可是他们还要替孙儿办事,若没了他们,朝廷政令该如何施行下去。” 

 “当年太祖爷,杀的朝堂几乎一空,朝廷政令也没见施行不下去。镇儿,满天下的百姓都在看着,你可知你这般处置,会寒了百姓们的心。难道在你心里,这些工匠们的性命真的更贱,死了便是死了,用银钱可以填补?” 

 “皇祖母要孙儿怎么做?孙儿的旨意已经下达了。若是再更改,朕的威严何在?” 

 朱祁镇面色已经有些难看。 

 张太皇太后记忆里,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如此顶撞她。 

 她心中升起一丝无力,精气神仿佛一下子被抽离了七七八八。 

 强自提起一口气,问道:“听闻陛下已经多日免了朝会?” 

 朱祁镇本在气头上,话赶话便顶撞了皇祖母,等到醒悟过来,心中是有些后悔。 

 但更多的是害怕。 

 他犹记得,当时父皇薨逝前,把自己叫道塌边,谆谆嘱咐,要听皇祖母的话。 

 一应朝政大事,均奏请皇太后张氏而后行。 

 那时,他自己还小,但也时常听到一些谣言蜚语,皇祖母有另立新帝之意。 

 这些年,那些宫人说这些话时的表情,已然时常在他梦时浮现。 

 朱祁镇突然心中有些恐惧,瑟缩着看向皇祖母。 

 「皇祖母此刻说这话何意?」 

 他在此刻方才明白,他一直以为自己有这王先生辅佐,又有许多朝臣对他命令不敢言半个不字。 

 近些年来,那些官员他也惩治过。 

 除了几位父皇临终时托付的老臣,没人再敢忤逆他。 

 他觉得皇祖母近一年来,不大过问朝政,是知道这个孙儿不同往日,已经长大了。 

 他虽然还不放心,一直严防死守,他觉得自己不再怕她。 

 可就在刚刚,他终于明白,那份恐惧一直都在,从未消退过。 

 “皇祖母……” 

 太皇太后望着门外,笑容有些苦涩。 

 “陛下,这大明朝的天下毕竟姓朱,老婆子老了,没多少日子好活了。本来眼睛一闭,什么事也都烦不到我了,带我想起我那孩儿临终前,托付我好好教导他的孩儿,我就不忍心不去管。” 

 “我算是经历了数朝,从世子妃。太子妃,皇后,太后,一直到太皇太后,见过太多太多的事。” 

 “太宗皇帝,你皇爷爷,你父亲,都是勤政爱民的皇帝。你皇爷爷身体不好,行走坐卧且难,尚且不落朝会议政。” 

 “他也常和我说,这满朝之上,能者何其多,一人之力终归有限,一方之言中有偏颇。” 

 “偏信则暗,兼听则明,这是老话,但你皇爷爷和你父皇却常常挂在嘴边。身子也曾因为偏听偏信,朝令夕改。” 

 “这才是明君担当。” 

 “陛下如今连一些逆耳之言都不愿听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