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个姑娘(合章)(第2页)

 太皇太后本有些伤春悲秋,心中难免有些悲凉。听到徐姑姑如此说,突然想起之前朱祁镇那疑神疑鬼的表情。 

 最后叹一声,吩咐兴安:“也罢,你去办吧!” 

 又见徐姑姑在边上,一副失落的表情,没好气道:“你也跟着一起去。” 

 “谢太皇太后。”徐姑姑拜道。 

 太皇太后又道:“我知道你要做什么,在外面避着点人!徐良毕竟年纪不小了,又主持北镇抚司事宜,在外人跟前,还是要给他留些颜面的。” 

 徐姑姑委屈道:“臭小子这种事都瞒着我,本来我托小于大人给我打听,谁知道他跑去打仗了,我又不认识旁的人,只能自己去问了。” 

 太皇太后突然问道:“上次你们说,于谦被放出来了,他现在被安排在什么位子上?可还在京中?” 

 徐姑姑看向兴安。 

 兴安回道:“于大人还在兵部右侍郎的任上,不过差事有些……?” 

 “什么差事?” 

 “之前成国公奏准重办京卫武学,后来这事定下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内阁竟提议让于大人主持此事,陛下同意了,于大人就被派去主持筹办京卫武学的事了。” 

 “京卫武学?都废止多少年了,怎么现在要重办?从太宗皇帝一直到先帝,不止一次念叨,这些军中子弟,安于豢养、武艺不习、礼仪不谙、古今不通。管管也是好事。依着于谦的性子,这些小家伙们怕是得遭罪喽!只是不知道,他们家里舍不舍得让他们去。” 

 兴安表情怪异:“怕是不去不成喽!” 

 太皇太后一听,立即来了兴趣:“怎么回事?” 

 兴安啧啧道:“于大人为了重办京卫武学,听说光是章程就列了不少,堆起来怕是得有这么多。” 

 兴安指着一边的柱子,一边往后退,到了一处停下,比划道。 

 “怎么这么多?” 

 “于大人说既要重办,就得办好,还要长办下去。如此一来,就得细致点儿,列好章程,得面面俱到,以后照章办事,谁也不能有违章程。” 

 “倒是像他说的话。” 

 “不止如此……!” 

 “还有什么?难不成他还想把京卫武学办成国子监不成?”太皇太后笑道。 

 兴安道:“按着于大人那些章程,怕是比国子监还要更甚一些。” 

 “具体的,老奴也不清楚。” 

 “只听说现在成国公府现在整日大门紧闭,成国公已经多日不曾露面了。” 

 “这是为何?” 

 “好像都在怪他多事,非要提议重办京卫武学。哦!对了,现在不叫京卫武学,于大人提议改名为「大明国武学院」。” 

 “什么名字不重要,我是问,为何他们会怪成国公。” 

 “好像是听说,于大人所列章程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以后勋贵子弟,想要承袭父辈军中职位,就须得学院考核其……咦……什么词来着?哦……对了……军事素养,是这个词,这项考核必须通过。并且还提议在职的都指挥以下武官,每隔一些时间,要入学院进学一段时间。” 

 太皇太后恍然道:“难怪他们会堵朱勇的门。” 

 最后却表情突然一变,怒道:“此事为何不早和我说?快去弄清楚,要是按着于谦这样办武学,怕是要出大乱子。这于谦究竟要做什么?难道他要和那些武官打擂不成?对了,陛下对此事什么态度?” 

 兴安见太皇太后大怒,心下也是一紧。 

 “太皇太后,老奴想着这件事还在撕扯,没有落定,就没和您说。陛下也一直没有过问此事,几次关于此事的折子也都一直压着,陛下对这件事,好像并不怎么上心。” 

 太皇太后眼睛一眯:“你们几个,就没人给陛下建言?” 

 兴安知道太皇太后口中,‘你们几人’什么意思。 

 最后咬咬牙,道:“王公倒是提过几次,不过都是劝陛下先把此事……先按下不议。” 

 太皇太后张氏沉默许久。 

 最后只是淡淡道:“你去和于谦见一面,把此事搞清楚。” 

 “啊……?”兴安瞪大了眼睛。 

 太皇太后又道:“悄悄地去,别让人瞧见了。” 

 “啊……?”兴安眼睛瞪得更大了,音调也更高了。 

 “怎么,你不愿意去?” 

 兴安面色悲戚,略带迟疑,“太皇太后,怕是很难瞒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