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觐见(合章)(第3页)

 …… 

 这是于康第二次见到太皇太后。 

 比起上一次,这次觐见,太皇太后气色看起来差了许多。 

 想起史书所载,这位老人家似乎也就只有一年光景了。 

 老人家虽然气色不大好,但浑身气度,丝毫不减。 

 “太皇太后,小于大人来了。” 

 太皇太后这次和于康见面,是在花厅,今天日头好,也不大冷,太皇太后便吩咐徐姑姑搬了躺椅过来,摆在花厅中,晒太阳。 

 于康跪倒:“小子于康,拜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口中轻轻嗯了一声,伸了伸手。 

 一旁的徐姑姑立即上前,指挥着身边伺候的宫人扶太皇太后坐起,又将躺椅靠背支起,垫了两层软垫,这才作罢。 

 “起来吧!” 

 “谢太皇太后!”于康站起身子,垂手恭立在旁。 

 太皇太后看向兴安:“其他人都下去吧!” 

 兴安弯腰应诺,领着其他宫人退出花厅。只留下徐姑姑一人在边上侍应。 

 “听说你这副千户,是王振向陛下求来的?” 

 太皇太后一开口,于康只觉得浑身仿佛被下了定身咒一般,僵僵直直,不能动弹。 

 “怎么,难道不是?”见于康不说话,太皇太后又问了一句。 

 于康忙回道:“这个……!小子确实不知。” 

 “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小子真不知,不过,太皇太后既然都听说了,应该不假。” 

 “这倒是实话,不过还是有些滑头!” 

 “小子要是早知道,就不受这个赏了。” 

 “这句听起来像是实话。” 

 于康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委委屈屈在边上站着。 

 太皇太后往后靠了靠,看向徐姑姑:“你问吧!” 

 徐姑姑面对于康,一如上次,柳眉倒竖,“太皇太后让你查的事,你可查清了?” 

 于康从怀中取出来之前刚刚写好的一份名单,递向徐姑姑。 

 “瓦剌使团勾连京师官员,私运火器、禁器,所牵涉之人,都在上面。” 

 徐姑姑展开名单,置于太皇太后面前。 

 太皇太后只是扫了几眼:“就这些?难道就没有更位高权重一点的?” 

 “只能查到这里,这些人都是经手之人,至于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只能等将他们拿下后,再细细盘查。” 

 “这么多天过去了,你就查到这些?究竟是有意隐瞒,还是真的本事不济?” 

 “小子确实是故意隐瞒?” 

 “哦!这倒是有趣。”太皇太后身子又往前倾了倾,饶有兴致的盯着于康,甚至有些惊讶。 

 “大胆!竟然敢欺瞒太皇太后。” 

 于康竟从徐姑姑脸上看到一丝急色,甚至还偷偷给他使眼色。 

 之前一副很看不惯他的样子,现下又怕他惹太皇太后震怒,徐姑姑确实是个善良的人。 

 于康再次跪倒在地。 

 太皇太后却示意徐姑姑不要打断,又对于康道:“继续说。” 

 “此事背后事关军政大计,容不得小子非议。” 

 见太皇太后仍不应,于康只能将这一路来打好的腹稿,和盘托出。 

 “陛下,王公和内阁,似乎对此案已经暂时搁置。” 

 “如今要对麓川用兵,瓦剌那边只能暂时安抚,我大明朝国力,现下无法支撑南北两线征战。” 

 “朝中诸位相公和陛下应该也是顾及这一点,才一直只是暂时扣押使团人马。” 

 “将此案一直搁置。” 

 “小子本事就这么大,无法再有寸进。至于这背后是否还牵涉其他人,小子不敢乱猜。” 

 太皇太后道:“你倒是看的明白。” 

 于康刚松一口气,哪知太皇太后接着叹道:“哎!太宗皇帝五征漠北,安宁了这么些年,如今北边又不得太平了,我听说翰林院有个侍讲,前些日子上疏,言:北患甚于南患,麓川不该伐。” 

 “这件事,你怎么看?” 

 于康连忙提起十二分精神,但依然猜不出太皇太后突然问这个究竟是何意? 

 如此军国大计,太皇太后怎么会问自己? 

 究竟是有意,还是随口一问。 

 于康偷瞄太皇太后一眼,却发现太皇太后也正在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