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草原贸易

 第646章 草原贸易

 朱由校最近很忙碌,忙着召开各类御前廷议,以便于对大明有充分的了解,避免受到辽东、川贵、朝鲜等地的战争影响,避免受到北直隶、河南、山东、陕西等地持续赈灾影响,避免受到北直隶加大对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导致大明整体层面及区域层面会受到波及。

 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大明下辖的两京一十三省,是不分彼此的,是同属于一个整体的。

 不过客观存在的事实,历史遗留的问题,导致大明内部是不均衡的,各地的差异性很悬殊,想要将这样的大明发展好,治理好,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现实状况,要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与变动才行。

 一刀切无疑是最愚蠢的!

 “宗人府做的不错。”

 在西苑的钓鱼台,朱由校倚坐在躺椅上,指着跟前堆积的奏疏,看向宗人令朱恭枵等一行人,“皇明宗学召开至今,在各地就藩的亲王、郡王等子嗣悉数进京,期间没有在地方出现任何问题,单是这一点就值得嘉奖。”

 “此外皇明宗军的二期扩编人员,在大明各地底层宗室间筛募两万进京,虽说比预期要晚了些时日,不过驻京的皇明宗军一期队伍,被朕下旨派去陕西协助赈灾,靠宗人府那些人手完成该项部署,朕知晓不容易。”

 “负责以上事宜的宗人府职官,一律晋官一级,赏银500两,特允休沐10日,这段时间他们都辛苦了。”

 朱恭枵悬着的那颗心,在听完天子讲的这些话时,这才稍稍放下了一些,他这个宗人令做的,压力那不是一般的大啊。

 当初以为做了宗人令,就是将本职做好就行了,可是做着做着啊,朱恭枵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讲一句大逆不道之言。

 对于天子的嘉奖赏赐,朱恭枵情愿不要,因为宗人府奉行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制度,这里的功,那不是靠嘴皮子讨来的,是靠做不完的事,走不完的路得来了,嘉奖赏赐丰厚是挺丰厚的,但也是真的累人劳心啊!!

 “截止到现在,解递进京的足色金有10万两,足色银有470万两。”

 还照看好自己,怎么照看啊,宗人府有那么多的事情要解决,讲道理,宗人令不就该是摆设吗?

 就在朱恭枵准备作揖谢恩之际,天子紧跟着讲的一句话,却让朱恭枵脚下一软,险些摔倒在地上。

 “无碍,无碍。”

 这不,御前廷议召开的多了,朱由校也从紫禁城搬到西苑来了,长时间在一处地方待着,朱由校真的会疯。

 “为何会这般少?”

 “聊正事吧。”

 在朱由校思绪万千之际,朱恭枵毕恭毕敬的作揖禀道:“此外正解递进京的足色金尚有3万两,足色银有180余万两……”

 来西苑这边,在频召御前廷议的间隙,也可以让朱由校放松下心神,这也算是忙里偷闲了。

 “周王无碍吧?”

 为何干到现在,宗人府却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去拍板督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