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彭城开店 月半总结找新货(第2页)
父亲想的倒也周全,为了到时候方便去物流仓库那里拉货什么的,还特意了大半天的时间从家里把母亲的那辆破旧三轮车给骑到了市里。这好事倒是好事,只是我还是狠狠的说了他一顿,这多累人啊,从家里到市里那么老远啊,恁又不是年轻的时候了,那时候可以骑着自行车一口气到家,现在这把年纪了,可不要再干这种出大力的事了。再说了,需要三轮画册,就在市里买一辆呗,根本也不了几个钱的。还有,这一路上都是国道,大车又多,红绿灯也多,岔路口也多,万一要是出点什么事,那可怎么得了啊?
虽然父亲嘴里说着没事,可实际上,这次长途奔波了一百多里路确实把他给累着了,他也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要知道,这三轮车可和自行车完全不一样的,难骑的很啊,速度也很慢,听母亲说这一路上父亲的衣服是湿了,干了,又湿了,又干了好几遍呢,当天晚上到了圆梦园,他连饭都没有吃两口就早早的上床睡觉了。
不过,既然骑都骑来了,就算了,再说了,父亲的想法也是没有错的,这平时用起来确实很方便。这个时候我们之前买的地下室可就派上了大用场,直接就成为了仓库。妹妹正好最近文化课不是太多,所以她就留在家里帮着忙活了半个来月,也经常和于金丽沟通沟通,学习一下怎么经营一个店铺等等,其实以她的智商,这些事也不算多么复杂。
果然,很快妹妹就带着父亲,母亲和大哥他们得心应手了.
要不怎么说呢,你听得再多,都不如实际上手那么一试,这不,经过这半个来月的实际操作和详细考察,妹妹很快就总结出来了一些技巧,最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暂时不需要进成本太高的货,毕竟来宣武的消费者大多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那些愿意买高档货的人也不会来这里的,像什么蓝天大厦,古彭商场才是他们的
虽然我也同意妹妹的分析,可是我却不同意她的做法,这贵一些的货现在是销路不太好,但是也并不是无人问津啊,可以少进一点货嘛,却不能一点都没有啊。要知道,我们这里是店铺,不是宣武里面的摊点,而且还位于路边的位置,如果一开始就定位为路边摊,那以后要是再想提高档次可就很难了。根据我这几年的小小经验,我认为,针对小众的生意利润会更高一些,也更好做一些,当然了,这取决于你的产品和服务,正因为这么想的,即使现在咱们还做不到精品店的要求,也不具备那个条件,但是,从长远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攒人气了
妹妹还告诉了我另外一件事,说前几天有两个从临沂过来进货的人,他们连现在的批发价都觉得贵,呵呵呵,这一条我们才加了5块钱而已啊,可是不行啊,他们想要20块钱左右的货源。妹妹听了之后立刻就觉得这有些天方夜谭啊,绝对不可能啊,可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她并没有一口回绝,便问了一下他们都是卖去哪里的,那两人说他们是专门赶农村大集的,在集市上一条的定价最多不能超过30块钱,否则就卖不动的。他们还说了,在咱们这里专门赶大集的人可不少呢,如果我们真能找到这样的货源,那一个月走个几千条是很轻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