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华为之选 接彭望林月接风(第2页)

  正因为华为在国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以当它来到国际市场的时候,它就不会简简单单的按照“成单”和“没成单”这两个级别来判断自己的状态。

  它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哪些努力是有用的,哪些努力是白搭工夫的。比如说,我能够参加一个展会了,这就是里程碑;我能够见到对方的某个级别的领导,里程碑;我能够把材料递到他手里了,里程碑;我能站着跟他说五分钟,里程碑;我多少级的华为的领导,能够见到对方多少级的领导,我是能把对方什么样的人请到中国看一眼,这一切,一切,所有的一切全是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看到这里,我想诸位应该是明白了吧,你之前真的以为在颗粒无收的那四年里,华为在欧洲市场默默的苦守着,难道真的就只是靠毅力吗?不是的,它能够成功的跻身成为人家的供应商的资本就是在中国市场那么多年打拼而积累起来的经验。

  据我所知,华为在学习上的认真程度是惊人的。我们都知道那个花40亿请iBm做咨询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那句“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的名言,最后的结果呢?

  结果显而易见啊,最后让我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去......

  确定样品没有什么问题了,我又不厌其烦的叮嘱jacky,去把样品包装一下吧,记住,去样品室找一下包材,先用pp袋,珍珠棉,缠绕一下,外层再用气泡袋包装,这是国际快递,行程上万公里,中间的很多情况都是不能预料的,所以必须要确保这些样品到了美国那边,还是个完整的样品,不然到了倒是到了,可是因为包装而碎了,裂了,或者是丢了,那岂不是事倍功半吗?

  jacky点点头,我又喊住了他,说,包装好后,交给Celia,让她分别寄给迈阿密和伦敦,还有,寄出去之后把提单号码记得发给我,您那边也留个底,这样做的目的是怕万一美国公司那边哪天问起来,咱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就从电脑里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