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只赚一分 上车下车又上车(第2页)

 

更让我欣赏的是,还有一件事几乎是颠覆了我原来的认知,就是这里的人对产品的改进和创新。这也同样启发了我啊,什么叫创新啊?不就是模仿,然后再加以改良,改进,升级,在此过程中,能发现更多,更好的点子和思路,可以更上一层楼,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更好的服务客人,可不就是超越了原来嘛。n

 

我不得不说,咱们中国人的智慧和生存能力真不是盖的啊。n

 

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都打印着madeCha几个让国人骄傲的字母,我是中国人,我为之而骄傲且自豪。中国传统文化里,那种天人相应,自然与人心相合的美好经验,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情感与血脉,且生生不息。我们熟知的节气,可不仅与农业养生有关,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认知有关。这既是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命哲学,在当下非但没有遗失,而是作为一种朴素的中国智慧,在时代的发展中,越发显现出生命力。n

 

如果想再说说中国人的智慧,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道不尽。中国乃国之大国,只要我们有同样的目标、心存善念,国家将会越来越繁荣昌盛,科技的进步、古文化的源远流长都会让我们为之倾倒、为之奋斗而自豪。作为一个身处在奋斗时代的我,愿用最努力的身姿迎接每一天最美的日出、最绚烂的时代。n

 

中国人值得赞扬的特质中,令外国人惊诧的是中国人惊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和康复力。是啊,只要能赚钱养家,中国人真的是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地方都敢去。中国人顽强的生存能力令人佩服,也有时会遭到其它民族的嫉恨。那如此之强的适应能力哪里来的呢?那就要从我们的文明起源说起了。n

要知道,一个民族的起源、发展、民族性都是与环境和地域特色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这两个条件所造就的。中国的文明发源于黄河和长江两岸。但我们的中原文化更多的是来源于依赖黄河发展起来的部落文明传续而来,黄河是我们中国人的母亲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n

 

可是这个母亲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妈。因为途径黄土高原,所带泥沙滚滚而下,再加上地势落差极大,常年的泛滥常常迫使两岸居民面临灾害,流离失所。古代工具简陋,人力有限。面对黄河频繁的泛滥、改道,我们拿她没有办法,可我们还是要依赖她生存,就是因为这样,我们顽强的先民们依然在各种恶劣环境中“闪转腾挪“的活了下来。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愈加兴旺。n

 

所以,我们的基因里就保存了很多与天斗与地斗的精神,流传下来吃苦耐劳,无畏生死,坚忍不拔,未雨绸缪的品格。中国人可以很讲究,也可以很将就。在物资富足的时候,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灾年到来时候,我们也一样“吊的起来,备得住打”。因为我们的国家本身的地势分布就是三山二水一分田,在这有限的资源里,聪明的中国人非常懂得如何善加利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