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遴选路线 杨老板家族企业(第2页)
杨老板很得意地笑了,告诉我说,其实这个也很简单,就是把一卷一卷的表芯全部用胶带绑在两个腿和腰上。他们家里一般一次去四五个人,这一趟至少就能带回来2万来个表芯,回到在家里的小作坊稍微那么一组装,表壳啊,表带啊等其他配件,要么是他们自己生产的,要么就是附近有其他的配合作坊,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当然了,一开始只是零卖,慢慢的后来就开始批发了......n
要知道,这些东西在当年可是属于紧俏产品,只要手里有货,那是很容易卖出去的。据说一次就能赚上那么个一两万块呢,诸位想一想,这还是八十年代呢,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初,这也是很不错的一门生意啊。n
这赚了钱,当然就是扩大规模了,特别是要开拓销售市场啊。于是他们家庭开会,把他妹妹和妹夫派到了乌克兰,此外,他的三个弟弟,一个在保加利亚,一个在立陶宛,一个波兰,都是搞批发的,他们家在波兰还有租一个仓库作为中转,而现在可不仅仅只限于闹钟,电子表之类的电子产品了,很广泛,囊括了大多数的义乌小商品。n
杨老板呢,他作为家中的老大,自然是要留在老家守祖产的了。其实,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就有这个传统,“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半分;如无别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n
要说在古代啊,其身份地位真的会对个人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可能只是出生先后问题,但你再如何努力却拿不到想要的一切,对,这里说的就是中国古代封建宗法体系的核心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如果不能确立一个明确的财产继承制度,那众多子女就会为了家财开始内斗,这样对家族的发展非常不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帝王家。一个不是那么贤能的皇帝可能不能开拓疆土,但由于有能干的大臣们尽心辅佐,那要是想要短时间内败掉江山还是比较难的。n
可以实事求是的说,这嫡长子继承制乃是古人关于家庭财产分割最为智慧的体现之一,虽然对于次子或者庶子来说可能有些不太公平,但却在家族层面保持了家族得以长久发展,不得不让人折服于古人的智慧。n
正是因为要遵循古训,所以杨老板也就责无旁贷的留在了义乌,负责家族三家工厂的管理......n
从杨老板的家族经商经历就可以看得出来,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轻轻松松的,创业初期的拼搏之艰辛,之曲折,漫漫征途中的酸,甜,苦,辣,都非一般人能承受和理解的,非能吃苦者不能干之。n
很多人就说了,我能吃苦,能耐劳,那我也要去创业。如果您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我认为,白手起家并不是只要能吃苦就可以的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