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说破人生真相(第2页)
“我已经跟你说过,因缘所生法,是指生灭变化之有为法,‘因’是前面的一个动机;只要前面一动,连锁的关系就来了,这就是缘。‘因’与‘缘’配合得成熟时,就会产生结果。因缘所生法认为是‘我’的每一个人,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各种因缘的集合体,所以当体即空,并不是要空了它才是解脱,而是没有一个实体需要去解脱。所以祖师说,本来无缚,何用求解。虽然性空,但并不碍妙有,妙有即是这因缘所生之法,它的当下即为性空。”袁心怡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对于这些,你肯定还不能理解,但你要明白《心经》的人生观是‘人生是苦’。因为人生一切都是无常,都会变化,佛教中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来说人生都是苦的。这‘苦’是什么意义呢?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这点是我最有感受的了。”张其金叹息了一声说:“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烦恼,本来就是苦的。比如生命的诞生是苦的,婴儿出生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步入老年是苦的,因为老之将至;‘病’和‘死’更令人难过;得不到希望拥有的东西是苦;要与喜欢的人分开是苦;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东西,又偏偏经常碰到是苦;有些事情,本来是开心快乐的,但快乐之后又怎样呢?快乐是否永恒呢?快乐过去后也会变成苦,诸如此类人生的这一切本来就是烦恼,就是苦的。所以我想问你,既然佛教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苦,那么佛教是消极的宗教吗?”
袁心怡回答道:“佛陀在成佛后,他首先教导人们的便是‘四圣谛’。‘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种正确的人生真理,‘圣’是正的意思。‘谛’是真理的意思。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会有烦恼和执着,也就是‘苦’;而烦恼是由人的执着造成的,也就是‘集’;只有放弃烦恼和执着,也就是‘灭’;人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也就是‘道’。‘道’是修行的道路,也就是方法。这四个如何脱离人生苦恼,获得永恒快乐的阶段是‘四圣谛’,也就是《心经》中说的‘无苦集灭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很多问题,但我们不可自怨自艾,我们可以先认清问题的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苦,然后找出问题的根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集,再确立解决问题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灭,最后制定解决的方案,并付诸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所以‘四圣谛’又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佛教还认为贪、嗔、痴是造成人生苦恼的一切因,减少贪念,减少憎恨,提升自己的智慧,增加慈悲心,是减少人生苦恼的有效途径。”
在袁心怡说完这些话之后,她看了看四周,微笑着说道:“你看,我与你聊着,不知不觉我家已经到了。如果你还对佛学感兴趣的话,以后我会跟你系统讲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