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甘愿认输(第3页)

 顷刻间进入最佳状态,洒脱至极! 

 紧接着,张其金开始行云流水地书写《《把酒对月歌》,一股磅礴的气势由其胸中迸出,化作笔尖的墨迹,转而成为一股哀婉痛苦的情缘,逐一显露于纸中。 

 心境! 

 张其金的书法显示也的是一种空性。从他的书法中可以看出张其金心境的闲静。这种闲静,让他看到了由于张其金胸无凝滞,无名利心,所以在书法中体现出的便是没有与世争衡、传之不朽的存心,这单单是没有杂事、杂念打扰的说法,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 

 性情! 

 张其金的书法体现出了一种灵和,正好达到了性情要灵和的标准。缘何得灵和呢?讲到灵字,便联想到一个“空”字。譬如钟鼓,因为它是空的,所以才能响;如果是实心的话,敲起来便不灵了。 

 和字的解释是顺、是谐、是不坚不柔,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性情的空灵,是以心境的闲静为前题的。心境的能够闲静,犹如钟鼓,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神韵! 

 从张其金书法中,可以看到其的风度韵致,他的书法造诣已经达到了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的痕迹,体现出清空淡远意境。 

 气味! 

 从张其金的书法中可以看到他的人品。人品是什么?如忠、孝、节、义、高洁、隐逸、清廉、耿介、仁慈、朴厚之类都是。古人说:“书者如也。”又说:“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这个如字,正是说如其为人。晋人风尚潇散飘逸,当时的书法也便是这个气味。 

 袁士超毕竟是书法大家,当他看到张其金的书法,他瞬间就看出了这四大境界。马上就得出了张其金此人忠义,大节凛然,他的书法,正见得堂堂正正,如正士立朝堂模样。太白好神仙、好剑、好侠,诗酒不羁,他的书法也很豪逸清奇。 

 本来,一种艺术的成功,都各有作者的面目和特点。面目和特点之所以不同,这是因为各个作品,有各人的个性融合在内。试看,同是师法王羲之,为何欧、虞、褚、薛的面目,自成其为欧、虞、褚、薛呢? 

 孙过庭云:“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人的人品,无论忠义、隐逸、耿介等等,莫不反映到他的书法上去。读书人首务立品,写字也先要人品,有了人品,书法的气味便好,也越为世人珍贵。 

 此时的袁士超恍恍惚惚间,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的那种落漠的悲怆情怀,那种贫穷痛苦的心境,皆在一张纸中,显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