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龙湾之战(第2页)

 面对重建太平的提议,朱元璋坚定地表示:“此计实不可行。敌军深知我等出兵,必定会派遣小股部队进行袭扰,以拖慢我军的进军速度。倘若我们主动发起进攻,敌军恐怕不会轻易应战,而只需半天时间,他们的水军就能抵达应天城下。即便我军的步兵和骑兵能够及时返回救援,也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战场。即使能在短时间内赶到,长途奔波之下,士兵疲惫不堪,这无疑违反了兵法之道,并非明智之选。” 

 至于弃城而逃的策略,朱元璋更是坚决反对。他认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应天这座龙脉之地落入敌手,失去重要的屏障,而且还可能引发军队内部的混乱和恐慌。如果选择退守钟山,那么结局恐怕会如同《三国演义》中的马谡一样,丢失战略要地街亭,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士兵们饥渴难耐,最终走向失败。 

 就在此时,被誉为明朝版诸葛亮的刘伯温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表示:“那些主张投降或者逃跑的人,应该被处以极刑。”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陈友谅的蔑视和对胜利的渴望,他说:“敌军已经变得过于自信和轻敌了!等到他们深入我军腹地时,我们可以设下埋伏,趁机击败他们,这并不困难。天道酬勤,后发制人往往能够取得胜利。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夺取威势,控制敌人,从而成就霸业。” 

 最终,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计策。他巧妙地利用陈友谅的好友康茂才写信引诱陈友谅上钩,让陈友谅误以为江东桥只是一座脆弱的独木桥,从而放松警惕,盲目自信。当陈友谅抵达江东桥时,才惊觉这其实是一座坚固无比的铁石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圈套。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陈友谅大声呼喊着康茂才的名字,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无奈之下,他只能率领大军与朱元璋在龙湾展开激战。然而,这场战斗对于陈友谅而言,却是噩梦般的存在。正当两军酣战之际,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正是刘伯温借助量子虚无血灵珠的力量召唤而来的。 

 随着红旗的挥舞,朱元璋下令全军出击,攻击陈家军驻扎在龙湾的营寨。各路大军纷纷奋勇向前,毫无畏惧。就在此时,陈友谅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加入战斗,双方刚刚进入全面交火状态,雨势却突然停止。 

 朱元璋立即命令擂响战鼓,山西边的士兵听到鼓声后立刻挥舞起黄色旗帜。紧接着,冯国胜、常遇春的伏兵犹如猛虎下山,迅速冲杀而出,徐达的部队也紧随其后,张德胜、朱虎的水师也从侧翼发动攻击。 

 眼见四面八方都是朱家军的身影,陈家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被内外夹击,瞬间溃不成军。 

 遥想当年,两军战士们的数量大致相当,可以说是实力分量相当,但是龙湾地区地形狭隘,加上陈家军士兵大多数驻扎于战船之上,兵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被迫遭受重大损失。 

 战斗刚刚打响之际,陈家军的布局便开始陷入混乱,于是败势瞬间全面爆发,已登上岸的陈家军士纷纷火速返回船上,准备撤离战场,然而此时正逢潮水退却,许多大型船只都被困在沙滩之上,无法移动,形势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