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霸业十三篇(第2页)

 只是,管圣将这十三篇分别传授给弟子门人,每个弟子都因材施教,只学到其中一两样,谁也没有习得全部。

 重耳的诸多臣子分别拜谒不同的弟子门人,然后把各自的所学汇总到一起。

 由此,重耳和他的臣子们拼凑出了霸业十三篇。

 这十三篇中只有六篇是完整的,从多个弟子门人处习得,然后互相印证,确认无误。

 还有四篇是残缺的,至少是不完全的。

 拼凑印证时发现很多地方残缺不全,或者自相矛盾。

 也不知是管圣的弟子门人学艺不精,又或者学习的人理解有问题。

 更有三篇,只存在于传说中,只知道有这三篇,却不知道是什么名字,又是什么内容。

 因为拼凑、整合的缘故,重耳以及臣子们都知道管圣霸业十三篇的内容。

 他们也都将这些治国、修行的书籍整理起来,作为家学传承给子孙。

 齐国重用紫霄门,迫害管圣弟子门人,这些人死的死逃的逃。

 反倒晋国,靠着管圣的霸业十三篇,治国人才接连不断,悟道境强者也一个又一个。

 于是有了晋国的快速崛起。

 不过,始终有一根刺梗在所有人心中。

 那就是,当初拼凑、汇总霸业十三篇的时候,是不是有人藏私了?

 因为管相弟子门人为了躲避清算和追杀,死的死、逃的逃,隐姓埋名的隐姓埋名。

 重耳以及诸多臣子也流亡逃窜,自身难保,整天朝不保夕。

 等到回国登基,大权在握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年后了,更没可能查清当年旧事。

 但,六卿世家都坚定且一致认为,有人藏私了。

 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告,互通有无,肯定能拼凑出完整的霸业十三篇。

 智申摇了摇头,“贤弟,文公在世时,我们六卿世家精诚团结,国力蒸蒸日上,从来没有什么争端,更别说仇恨。可是为什么文公一去,我们六卿世家就反目成仇,更是冒出诸多流言蜚语?”

 赵简子叹息道:“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就算这真的是楚国散布谣言,离间我们六卿世家,可如果咱们都问心无愧,又怎会上当呢?”

 智申喟然,“是啊!一百多年了!我们六卿世家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传言,厮杀了一百多年,一个又一个同生共死的老伙计被杀得血脉断绝。接下来,又不知道会轮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