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王氏的抉择(第3页)

 秦国固然好,可自己人生地不熟,也没有关系可以依靠,到了秦国,估计吃饭都难。

 肯定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

 前三代人都要为衣食而奔波劳碌,有了一定的钱财基础后,子孙才能慢慢熬出头。

 自己是将门不假,但是没有贵人提携的话,只能从最底层爬起。

 王氏的子孙要经历一场场战争,才能出人头地。

 这期间,势必有许多折损。

 如果留在姜国……

 至少可以省去五代人的奋斗。

 王建迅速推翻之前的决定,手掌盖在岳川手背上。

 “那就多谢岳兄了。”

 没有客气,坦荡荡的应承下来。

 宅院、仆役,甚至日常生活的一切开支,对外交往的人际关系资源等,都大大方方的应了下来。

 倒不是王建拎不清。

 而是类似的事情,琅琊王氏也做了许多。

 王氏旁支成员、庶出子弟,但凡有天资聪慧者,家族都会给予钱粮,供其读书,甚至接入宗族用心培养。

 一些平民百姓的子弟,只要有天赋、才学,也都会给他们一些资助,品行良好的话,可以把王氏的女儿许配给他们。

 大家族之所以根深蒂固,靠的就是累世姻亲。

 即便眼下琅琊王氏被连根拔起,但损失的只是旁枝末节,琅琊王氏的根还没有断。

 琅琊还有很多王氏子弟、亲族。

 只要琅琊王氏东山再起,这些亲族依旧能为王氏所用。

 眼下,琅琊王氏不过是从赠与者,变成了受赠者。

 看到王建的神情举动,岳川知道,稳了!

 王家留在姜国不会走了。

 于是,岳川哈哈一笑,“此处院落我也买下,一并赠与王兄弟,权作纪念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建顿时感激,“琅琊王氏,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

 既是不忘苦难,亦是不忘恩情。

 家徒四壁,也没什么收拾的。

 岳川给王建一条披风,几人锁了房门、院门,便跟随岳川前往新居了。

 所谓的新居,便是张道临那一处。

 这家伙一声不吭就走了,岳川只好把宅子接过来,帮忙照看着。

 现在琅琊王氏来了,正好,让他们住进去。

 嗯……

 这宅子是公子昭给张道临置办的,琅琊王氏因为田氏篡权而遭殃,政治上也算是齐国公室一方。

 住公子昭的房子,合情合理。

 王建本以为也就是一处普通的院落,最多宽敞一些,家中多一些摆设。

 却没想到,院落是如此大气。

 不仅占地面积极大,而且其中有亭台楼阁、假山水榭。

 姜国虽然不是寸土寸金,但地价也不算便宜。

 能在姜国拥有一处以“亩”为单位的院落,这不仅仅是财力,更是关系。

 尤其是几人进入厅堂之后,发现其中的家具、摆设、装饰等,全都与齐国无异,处处都透着家乡的感觉。

 长子轻轻用手揪了揪父亲的衣服,偷偷指了指屏风。

 王建看过去,顿时膝盖一颤。

 这……这是公室才能用的东西啊。

 再仔细看去,屋中的瓶瓶罐罐、绣品摆件等,都不是平民家能够拥有的。

 处处都是公室的规格。

 这……这……这……

 王建难以置信的看向岳川。

 “岳兄,这些……”

 “王兄放心住下!没事!没事!就当自己家!”

 王建哪里敢当成自己家,这妥妥的僭越,被查到是要杀头的。

 转念一想,这里是姜国,不是齐国,僭越什么僭越。

 享受着就是了。

 “岳兄费心了!”

 这何止是费心了!

 王建这回对岳川深信不疑了。

 对齐国的家居风格如此熟悉,肯定是经常和齐国打交道的。

 而且,打交道的层次比琅琊王氏更高,琅琊王氏能与岳兄弟交往,分明是高攀了。

 如此一来,王建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想法。

 岳兄弟在姜国有关系,在齐国也有关系,而且都是通天的关系。

 自己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放着这层关系不用,反而跑去秦国啃沙子。

 (4000字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