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杨国新税(第3页)

 对于官吏的死,村民们毫无波澜。

 以前再怎么压榨,好歹还能活下去。

 可是现在,国君要自己的命。

 不反抗是死,反抗也是死,那就跟他们干了。

 至于杀官之后会不会被报复……

 我跑不就行了。

 反正也没打算继续留。

 “大家等等,等等,把他们这身官皮剥了。”

 “村长,要这东西干什么?你不嫌晦气吗?”

 “蠢货,当然是拿着去姜国,献给王子阳。”

 “王子阳要这个干什么?他又不会穿。”

 “蠢货,蠢货啊!”

 类似的一幕在许多乡村上演。

 不得不说,恶人的胆子都是一点点练出来的。

 他瞪你一眼,你低头移开视线,他就敢用肩膀撞你,你抱着胳膊,他就敢走过来,抓你的衣领。

 如果你举起双手,做出不会反抗的动作,他就会用另一只手在你大腿和臀部游走,搜走你身上最后一枚钢镚儿。

 所以,最正确的办法就是……

 瞪回去,再吼一声:你瞅啥!

 底线,都是一点点试探出来的。

 你的底线退一步,他就敢进三步。

 杨国人是不幸的,摊上这么一个倒霉国君。

 杨国人又是幸运的,摊上姜国这么个邻居。

 被逼无奈的人暴起反抗后,还有一个避难所,而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引颈就戮,以死保全家人。

 所以,礼崩乐坏有弊端,也有好处。

 弊端就是,信、义等很多美好的东西消失了。

 好处就是,法律、君权、民权等崭新的东西在孕育、发展。

 杨国的局面是一个偶然,却也是一个必然。

 只是因为岳川的参与,这场矛盾冲突更加尖锐,也更加激烈。

 杨国处处皆反,然而,岳川还不满足。

 人是健忘的动物,更何况杨国这种小国的历史。

 对天下人而言,杨国发生的事情连茶余饭后的谈资都算不上。

 但是,这难不倒岳川。

 不把杨国国君搞得遗臭万年,怎么能报伐坛破庙的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