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殴泥匠不是欧尼酱(第2页)

 “鲁班是木匠祖师爷”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真正来讲,木匠活包含很多其他类型,好木匠什么活都得会,鲁班什么工匠活都会干,是所有工匠的祖师爷,只是因为所有工匠中木匠地位最高,才有了“木匠祖师爷”的说法。

 给地主老财干木匠活,一干就是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

 但是活少,不好接。

 有的木匠一辈子都接不了这种大活。

 平日里还是得种地干活打零工,空余时间做一些椅子凳子、木桶木盆,锄柄犁铧什么的换些财物。

 古代工匠学手艺,都是“找个吃饭的门路”,从来不是“找个发家致富的门路”。

 所以,大都是混个温饱,老婆孩子热炕头,真靠这个富甲一方是不可能的。

 但是接到大黄带来的订单后,木匠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订单有设计图,是长腿的桌子、长腿的凳子、长腿的床铺。

 制定统一的尺寸、统一的用材、统一的款式,然后统一制作,再统一贩售。

 比如胡一定制的,就是“稷下”款。

 在桌子侧面,以及椅子背面,都有“稷下”的统一标识:一个身着麻衣,头戴草帽的人,躺靠在禾苗下乘凉。

 当下并没有桌椅的说法,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或者跪坐在蒲团上。

 与之配套的也是几案,一种并不比膝盖高多少的长桌子,或者架起来代替桌子的长木板。

 举案齐眉,说的“案”便是这个含义。

 古人没有桌子,也不说书桌,而是“书案”。

 案的用途除了吃饭,就是处理文书稿件,所以官员办公叫做伏案。

 办理的事情就是“案件”,指案子上的文件,因为这些事情大都与民刑有关,案子和案件渐渐地就有了单独的含义。

 小老百姓或许会用木头削个凳子、墩子什么的垫屁股,但上不得台面。

 小老百姓有口饭吃就不错了,端着碗坐在门槛上吃就行了,要什么几案,至于读书办公,那就更不可能了。

 隋唐时因受到胡人影响,所以有了高腿脚的胡床、胡凳,民间百姓很喜爱,官宦之家也关起门来偷偷用,但明面上还是要尊古守礼。

 直到宋代,废除了席地而坐,全面使用高腿脚的家具,房屋建筑也随之增高,室内空间增加。

 这个世界并没有长腿桌凳,岳川在土地庙时,根据自己的习惯,将其制作出来,给仙家成员使用。

 大黄现在不过是将这些事物给复刻到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