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若羌(第2页)
单纯思考这些问题很容易思维混乱,他觉得还是应该回到人群中去生活,与同频的意识交流更容易获得启发,眼前这样的地方,以后想找也很容易,至少这里他随时可以回来。
在林子里转了一圈,曾凡觉得应该离开了,于是将前后的风机拆下来装进后备箱,回到驾驶座启动车子。
他在这里研究时空演变的规律,却对当前的时间不怎么关注,这时候再看时间,离开酒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个沙漠边上都停留了十多天,都已经到了十月中旬。
车上没有导航和卫星电话,这里当然也没有手机信号,在外界他的手机属于不在服务区的失联状态,好在除了营销和诈骗,通常也不会有人给他打电话。
他没有走回头路,开着车子继续往前走,沿着罗布泊南侧向西行驶。
崎岖不平的灰黄色盐碱地表面,没有任何车辙印,地面比单纯沙漠硬一些,摩擦力很大,如果是别的车子,油门踩到底也不会有太高速度。
为了减少麻烦,他没有考验车子性能,但也没有让车子飞起来,而是降低大部分重量,让车子可以在沙漠依然快速前进。
不需要导航和定位,曾凡比任何一个人都更熟悉这片区域,不需要刻意去辨别地形,只要坡度不太大,都可以毫无阻碍的通过,丝毫不用担心会陷车。
即便陷车他也不怕,意念一动就能让沙地瞬间凝固,不影响车子继续前进。
开车的途中,曾凡觉得以后如果找不到别的工作,也可以做个自驾游领队,工作旅游两不耽误。
从早上跑到中午,车子行驶到新疆巴音郭楞州下辖的若羌县城,这个名字没有罗布泊出名,不过包含的地域范围却很大。
若羌县人口只有八万多,地域面积却高达二十万平方公里,比酒泉还大一万多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江苏浙江两省面积之和,两万多平方公里的罗布泊大部分都是若羌县辖区,县域范围从北面的天山横跨塔里木盆地,南接阿尔金山和昆仑山,这里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地。
在沙漠里啃了几天干粮,进城正是中午饭点,闻着满街飘香的食物香味,曾凡也忍不住咽口水。
将车子停在路边,进了一家生意兴隆的小饭馆,点了一盘牛肉馅烤包子,一碗羊肉汤,先解解馋再说。
吃饭对当前的曾凡来说不是必要条件了,他不会刻意追求美食,这种随机的情况下,能饱口福也不会拒绝,品尝不同的美食也是一种体验。
从饭馆里出来,开着车在县城里面转悠,若羌的面积很大,可惜大部分都是沙漠和高山,不适合人类居住,县城的面积不是很大,建筑和内地县城没多少差别,甚至还落后一些,可能是人数太少的缘故,并没有太多新建住宅小区,街上繁华程度也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