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变曾经心动Zzz

第1597章 独处

制造机械,不可避免的又涉及到金属冶炼加工,可是景德镇附近没有铁矿,金属冶炼需要建设新的窑炉,越做越麻烦了,有点超出曾凡的预期。

 思索过后,他决定还是用尽量木头和瓷器部件,这些东西在景德镇更容易获取,不追求极限生产效率,木头机械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

 相比金属器械,木头的加工和制造就简单多了,曾凡自己就完全能解决,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说。

 不过为了培养学生,他也养成了动口不动手的习惯,从设计图纸到部件生产,都安排给几个聪明的学生做,管家李德志的小儿子李有信是其中佼佼者,最受他器重。

 这小子刚满十六岁,身高已经超过一米八,因为发育的早,在窑上已经正式干了两年多,练出一身腱子肉,四肢异常发达,偏偏头脑还非常聪明,似乎真有过目不忘的才能,半年多的时间,曾凡教过的那些知识都学会了,成了他的左右手。

 让他独立设计机械还做不到,看懂曾凡画的图纸,照模样做出来,那是一点问题没有,他在这里出生长大,别看年龄不大,从七八岁起就跟爷爷学拉坯,手工技巧上面超过很多老师傅。

 有了这样的基础,加上他平时就喜欢琢磨,曾凡传授的知识解答了他不少疑惑,因此进步一日千里,完全具备天才的资质。

 只是他天才的地方不在写文作赋,而是在动手能力和缜密思维的方面,本来曾凡没打算大张旗鼓办书院,也是李有信的表现,让他觉得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发掘更多少年天才。

 这样的天才只有一个人,估计未来成就有限,如果能给他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帮手辅助,再提供高一点的平台,那就前途不可限量了,改天换地或许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做事情讲究次序,培养人也同样需要符合规律,曾凡心里的真实想法也不会随便说出来,很多事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也不想过于强求。

 曾凡住的是庄园里最大的一个院子,正房、厢房、倒座房,中间还有一个挺大的天井,他把倒座房改成了工作室和书房,平时就在这里看书,或者研究东西,李有信和几个同学每天课余时间来里,在他的指挥下,手工制造第一台活字印刷机。

 这时候的纸张都是纯手工一张张造出来的,雕版印刷也是刻好的版上刷墨,然后铺纸印刷,一张纸一张纸的印,所以效率非常低。

 如果用同样的方式,那么就算采用机械印刷,效率也不可能有太大提高,后世的印刷机都是用大卷白纸,滚动式连续印刷,最后再机械剪裁,装订成书,所以效率才成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