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交易(第2页)
黄琪琪没想到他这么下本,人刚搬过来,什么东西还没做,先买了台这么贵的设备,原先担心他占便宜的想法当然没有了。
两人做的东西都是瓷器,差距就太大了,黄琪琪做得是各种杯子盘子,集市上最常见的那种材质,卖几十块一只,贵的不过几百块,主要卖点是上面的图案和造型创意,跟曾凡这种从头到尾自己做,挑战工艺极限的难度不是一个等级。
在南陶工作室,除了偶尔过去的陆雪外,都是男人,到了胡刚家的民宿,几户租房的都是女人,东面门市两个女人合伙,曾凡楼下两个女人各忙各的。
住在黄琪琪隔壁的女人叫蓝梅,三十岁左右,也是短发,不过造型不一样,她是眉上齐刘海,脸型更精致,除了偶尔在吃饭的时候遇到,经常性一整天不出屋子。
其实在别人眼里,曾凡和蓝梅一个样,甚至比她还宅,要不是他的炉子在院子里,他可以整天不下楼,连去餐厅吃饭都嫌浪费时间。
胡刚的母亲和媳妇为大家做饭,每天三餐的时间固定,想吃新鲜的就定时去餐厅,嫌麻烦的随时去,预留的饭就别嫌不热乎了。
搬过来后,曾凡可以不出屋子专心完成几个四羊方尊,为了熟悉马弗炉的性能,他又做了一批素白薄胎杯,这也是答应陆雪的事情,对他来说不费多少功夫,正好一举两得。
半个多月时间,二楼东侧的屋子一直空着,胡刚也带人看过几次,一直没有租出去。
曾凡每天足迹不出院子,连下楼次数都很少,运动量减少,他连午饭都省了,只吃早饭和晚饭,通常都是选择别人吃完后才去餐厅,反正夏天饭菜凉点热点他不在乎。
每到周末的下午,胡刚就会开着小货车,带着他媳妇,还有黄琪琪和蓝梅,以及她们的创意作品,去市里的陶溪川集市去摆摊,晚上集市收摊再一起回来。
胡刚媳妇刘芳芳也是本地人,初中毕业就和师傅学习传统瓷器绘图手艺,擅长花鸟鱼虫类的图案器皿,家里就有气窑,捎带手做一些增加收入,发不了大财,挣点小钱问题不大,这也是景德镇附近很多人的选择。
能坚持下来的,不一定是热爱或者天赋,更多靠的是耐心,却别的都行,没有足够的耐心,那一定做不来。
心无旁骛的做事情,效率就会高很多,曾凡的十只缩小版四羊方尊终于全部完成了,摆在桌上排成整齐的一行,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他自己很满意。
每一只都是不同的颜色,都经过了三次烧制,前面几只是颜色比较单调金黄色,中间几只锈蚀逐渐严重,黑绿色、红棕色交杂,埋在地下锈蚀严重,后面的则是出土后的变化,经过博物馆修复,缓蚀剂处理,颜色固定下来,形成以蓝绿色为主,局部黑色、红褐或灰白色斑块的模样,体现出历史打磨后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