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变曾经心动Zzz

第1519章 图书馆(第2页)

安新北路的图书馆距离曾凡租住的公寓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自行车都用不到,曾凡每天溜达着几分钟就走到了。

此后,曾凡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少数闭馆的日子才去外面游览,逛逛博物馆等其他展馆,一直呆到八月底雨季结束,图书馆的那些古籍被他基本看完,才收拾行囊离开。

刚离开燕京的时候,曾凡并没有详细的规划行程,他觉得规划好的行程没有太大意义,一个地方没有实际去过,很难决定要停留多久,可能是很好的地方,自己偏偏不喜欢,那也不可能待多长时间。

在桂林的经历给了曾凡启发,自然景色看的只是新鲜感,早看晚看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些古籍图书每天都在损毁消失,他可以查询这些有古籍藏书的地方,逐一的去探访阅读,也是一种不错的旅行方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必要强行分开,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离开桂林后,曾凡乘火车经永州、衡阳、株洲等站点到达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新的旅途。

根据考古发掘得到的信息,长沙地区在二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殷商时代三苗在此建国,秦代置长沙郡,此后两千多年,一直是湖南地区,甚至整个华南的区域中心城市。

北宋时期,岳麓书院的建立,让长沙逐渐成为了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朱熹、王阳明等多位大儒曾在此讲学,长沙开始成为享誉全国的学术重镇。

尤其是清代中晚期,岳麓书院培养出大批人才,不仅有多位封疆大吏,还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杨昌济、熊希龄、程潜等深刻影响华国近代史的着名人物,长沙也因此成为一百多年间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成立于一九零四年的湖南图书馆,也是曾凡来长沙的主要目标,据说馆藏线装图书超过六十万册,比桂林图书馆多了几倍,与国图相比也不逊色多少。

曾凡背着包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他找了辆出租车,坐车到图书馆附近的韶山北路,找了家酒店住下。

次日,用老方法在附近租了套公寓搬过去,跟每天要花费几百块的酒店相比,一个月两三千的公寓就实惠多了,即便曾凡有钱,也不想在吃住方面花费太多。

长沙的自然景观没有桂林山水那么惊艳,胜在历史厚重,人文景点多如牛毛,城市规模也足够大,哪怕单独把所有街巷走上一遍,一两个月时间都未必能做到。

曾凡也调整了自己的时间规划,去图书馆看书和游览交替进行,岳麓书院、橘子洲头、太平老街、湖南博物院等等地点,随便哪个地方都够转悠一天了。